滨州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公共充电桩少、充电难的问题成为广大新能源车主的烦心事。为此,滨州市政府连续3年将“推动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民生实事。聚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市发展改革委以规划引领、政策赋能、多元投入为抓手,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

  规划先行构建全域覆盖“一张网”。面对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市发展改革委创新构建“市级统筹+县区联动”规划体系,相继出台《滨州市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等6项政策文件,科学布局城市枢纽、社区驿站、乡村节点三级网络。2025年2月24日,印发《滨州市2025年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分解建设任务至县区,计划推动全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突破8500台。目前,《滨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5年-2030年)》正在加紧编制。

  多元投入破解资金瓶颈。在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企业投资建设的智能充电站日均服务车辆超1500台次。“政府提供土地‘带方案出让’,叠加电网配套补贴,让我们有信心继续加大投资。”项目负责人说。滨州市通过“财政奖补+社会资本”模式,累计吸引社会投资超3亿元,建成公共充电站483座。特别是创新“电力+车企”共建机制,推动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在商业综合体布局快充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智慧赋能守护出行安全。在滨城区某小区地下车库,新安装的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感知充电状态。“我们联合消防部门开发电气火灾预警平台,实现异常情况秒级响应。”市发展改革委能源交通科负责人介绍。2024年,滨州市开展“充电安全百日攻坚”行动,整改私拉电线等隐患136处,创新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通过文艺巡演、社区讲堂等形式,累计发放安全手册2万余份,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服务下沉激活乡村动能。博兴县吕艺镇新能源汽车下乡惠民演出吸引千余名群众观看。“既能看节目,又能现场申请充电桩安装补贴,这样的政策宣讲我们欢迎!”村民李大叔笑着说。2024年,滨州投入648.28万元专项资金,在48个乡镇建设344台充电桩,补齐农村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公共充电站乡镇覆盖率100%,便利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用户出行。截至2025年3月底,全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7847台,较3年前增长677%,公共充电站乡镇覆盖率实现100%,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激增至11万余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