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职场“内卷”越来越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加班文化”“996”“大小周”这些词频频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甚至成了一些企业的“标配”。但最近,有一家车企的做法却让人眼前一亮——奇瑞汽车开始主动向“无效加班”说不,倡导更健康、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说起来,奇瑞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重要一员,近些年市场表现相当抢眼。2024年,奇瑞全年销量突破260万辆,同比增长38.4%,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更是位居行业前列。海外市场也表现不俗,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这样的成绩单,放在任何一家企业都堪称亮眼。
但高速发展的背后,往往也伴随着管理上的挑战。今年7月,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内部会议上罕见公开反思,坦言公司在管理上存在不足,尤其提到“杜绝把员工的时间不当时间”。他强调,必须终结过去依赖“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的做法,转向更精益、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为此,奇瑞推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比如明确提出“周六禁止召开公司级会议”,保障员工特别是异地员工的休息和家庭团聚时间。尹同跃还特别指出,是否落实“周末不开会”是一项“价值观问题”,企业管理层必须带头践行。此外,奇瑞还发布了《关于大幅精简会议、提升效率的通知》,明确要求公司级会议数量精简30%,参会人员减少30%,会议时间也做了严格限制,甚至启用IT手段强制终止超时会议。
这些改变看起来都是细节,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的进步。事实上,关注员工体验、摒弃无效内耗,不仅是企业对法律的遵守,更是对“人”的尊重。健康的职场环境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归属感,从长远来看,这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奇瑞正计划在香港上市。对于拟IPO企业来说,良好的劳动用工合规性和公司治理水平是基本要求,也是赢得市场信任的关键。奇瑞此次主动推动内部工作方式的优化,不仅是对员工的负责,也是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放眼整个行业,其实不止奇瑞,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反内卷”的重要性。此前,近20家车企共同承诺将支付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内,被业内视为共建健康生态的重要一步。工信部等部门也多次强调,企业应坚守长期主义,拒绝“内卷式竞争”,真正靠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
可以说,奇瑞这一次的“自我革新”,不仅是企业内部的调整,也为行业带来了积极正面的示范。它让我们看到,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流程设计,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而不是简单依靠延长工作时间。这种转变,对员工、对企业、对行业,都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
未来,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企业加入“反内卷”的行列,共同营造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职场环境和行业生态。毕竟,只有拒绝无效内耗,才能真正释放创新活力,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