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bZ5智能驾驶体验记:城南路口的“老司机”新玩法
其实说起纯电车,前两年我是真没太大兴趣。直到邻居老李家楼下那台bZ5停了快俩月,一天傍晚遛狗碰见他,他拍着车门跟我念叨:“你这年轻人,开一天油车还不如试试这个,省心得很。”我半信半疑,上周末借着帮他搬东西的由头,把bZ5开出小区转了一圈。
先说个插曲。小区门口那个左转弯,每次都堵得要命。我一边等红灯,一边琢磨这台车的新鲜玩意儿——Toyota Pilot系统和什么Momenta算法啥的,说实话听起来挺玄乎。结果绿灯刚亮,我轻点方向盘旁边那个按键,它就自己慢悠悠地掉了个头,还能自动变道。后来群里有哥们问起,我才知道原来它L2级辅助在城区是真的敢用,不像有些品牌只会在高速上“装样子”。而且据说高配还有激光雷达——师傅修理时顺嘴提过,这玩意儿以前只有豪华品牌才舍得上,现在也给咱普通人用了。
再扯点冷门事儿。这款bZ5芯片算力544TOPS,说是比某些游戏电脑还猛。不过讲真,用起来最直观感受还是那些摄像头和传感器多到离谱。我特地数了下,好家伙,前后左右加一起三十多颗,各种角度全盯着你,有时候倒觉得像被保姆管着似的。有一次去菜市场停车场,那地方又窄又乱,我本来想手动挪一下位置,但它IPP泊车功能直接识别出来,还自动规划路线进去了,比我媳妇开的都稳当。
顺便八卦一句:销售妹子介绍的时候提到ILPP记忆泊车,说可以记3000米路线。我心里嘀咕,这谁会用啊?结果我们小区地下室拐弯抹角、路标乱七八糟,她演示了一遍后居然真行,下回老婆回来直接让她录一遍,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自家那号位。
讲讲座舱里的事吧。一坐进去就能感觉到不一样,大屏幕15.6寸,比隔壁王叔家的平板都大。而且支持200多个APP(不过微信视频通话功能是真的方便),偶尔堵在环城西路还能刷刷剧、看看球赛直播。当然啦,也不是啥都好,比如语音助手偶尔反应慢,有次喊它调空调温度愣是没搭理我。但整体交互做得挺贴心,手势操作那块,小孩特别喜欢挥两下关窗户,都快成他们的新玩具了。
安全配置嘛,一汽丰田历来严谨,全系9气囊这些大家早听腻了。不过维修师傅私底下聊过,他们厂检标准特别死板,据说115种工况,每辆新出的都会拉去撞几回(当然不是每辆撞,只是抽查)。电池部分值得唠叨一下,用的是弗迪动力刀片磷酸铁锂,两种容量版本——65.28kWh和73.984kWh,对应550公里和630公里续航。有人问冬天掉电咋办?去年冬至群友跑东北线测过,从哈尔滨到长春一路下来剩余20%,中间充了一次,不算夸张但比预期靠谱不少。当然夏天表现更好些,但谁让北方冷呢……
对了,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就是DMS+OMS监测系统。有朋友带娃出门忘锁孩子在后排,被系统10秒内启动双闪鸣笛提醒出来,还同步发手机APP通知。这功能虽然看起来鸡肋,可关键时刻救命。今年五一假期,小区业主微信群里还专门讨论过这茬,“防熊孩子”利器哈哈哈!
动力方面其实没有想象中暴躁,但城市代步足够用了。单电机最大功率200千瓦、峰值扭矩330牛·米,加速平顺没顿挫,高速超个大货完全OK。有意思的是刹车脚感偏软,新司机容易误踩重,不过适应几天就习惯啦。另外保养周期比燃油版长不少,4S店技师建议半年检查一次软件升级即可,其余基本不用操太多心。据传换刀片电池价格近年有所下降,但依旧不便宜,所以定期检测还是不能偷懒哟。
最后再碎碎念一句,全生命周期品质把控确实做到了极致。不止造的时候挑材料严苛,就连售后服务也是电话催着保养,到站必查记录。今年春节返乡遇上一场雪夜追尾事故,那气囊弹出速度让我惊了一身汗,人一点事没有,只是保险报销流程稍微繁琐点……不过老李后来安慰:“安全第一,该花的钱不能省。”
写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各位,有时候新技术并不是噱头,多一些体验少一些偏见,也许生活真的能变简单点。如果哪天看到一个穿拖鞋的大叔,在环城西路悠哉悠哉地开着蓝色bZ5,你可别笑,那可能就是老李或者……未来的你?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源自销售人员介绍、维修技师闲聊及业主微信群实际反馈,如有误差请以官方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