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98%销量,哪吒汽车“炸雷”背后2025新能源车主最怕啥

一年暴跌98%销量,哪吒汽车“炸雷”背后2025新能源车主最怕啥

01
上周我在小区停车场遇到一个新问题。一个老哥跟我说,哪吒的售后现在都找不到人。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其实不仅是他遇到。我朋友圈里那些开新能源的,这两个月陆续有人问过我。说自己车APP突然断网了,客服打不进去,什么零件、维修都没人管。哪吒汽车这波,是真把几十万车主给坑住了。

简单讲,2025年新能源最大的雷已经不是“哪个车能不能跑远”,而是,咱买的品牌万一“炸”了,车主彻底成了孤岛。这几年新能源车企好像长草一样冒出来。哪吒汽车2018年还被吹成造车黑马,到了今年,一下就爆雷了。

有些人买新能源就是图个新鲜、便宜,没想到后面变成了“生死博弈”。公司跑路,工厂停摆,配件没人供应,售后无门。你说车坏了去哪修,堪比抽奖。哪吒还算“有点名气”的,像威马、恒驰这些,从大街上消失得更快。

一句话:现在买新能源,那不是在买车,买的是赌企不倒闭的运气。

02
我得说,哪吒汽车怎么就一路崩了下来。之前他们挺猛。2022年销量能有15万辆,号称国产势力里的销量冠军。到了2023年,目标说能卖25万,结果只卖了12.7万台。2024年直接砍到只有6.5万。今年更惨。不到四位数的答卷,暴跌98%,窗口期比手机还短。

钱也烧光了。三年亏了180亿。员工欠薪,工厂一度停摆,供应商上门要债。好多经销商也跑路。我查了下数据,合众新能源(哪吒的母公司),6月破产被法院受理。7月还在说可能“复工复产”,结果一周后又成了“失信被执行人”。股权冻结信息达到100多条,限制消费令也超百条。

有朋友问我,这种企业破产了,手里还有啥值钱的。电车资质、工厂用地、还没断气的产业链,也许算复活筹码吧,但品牌信誉在咱们圈里,基本算没了。

03
这个行业现在其实步入淘汰赛,打个比方,跟当年智能手机大战差不多。刚入行那会,谁都有机会。烧钱、融资、打新概念。但现在,拼的是谁活得久、谁有自己的技术和现金流。

哪吒汽车这些年太依赖低价了。每卖一辆,可能亏得比五菱还惨。他们研发投入只占营收的5%,远低于行业平均15%。比如去年说要推增程式,广州车展又突然改成纯电。团队重组三次还是交付不了高速NOA。高端车哪吒S还被吐槽车身刚度比竞品低20%,有车友直说“塑料瓶造装甲车”,听着就闹心。

我理解创业公司战略能变,但技术路线这样摇摆,做产品规划我自己也怕。钱给得不够,团队不稳,最后导致销量腰斩、信任彻底崩。

去年我有朋友就是买了哪吒,觉得便宜实惠,开了半年才发现,连正常维保都得到处找。你说如果真遇上事故,后面连保险理赔都麻烦。

说人话就是,2025年买电车,除了看电池续航,品牌“能不能活下去”更重要。品牌挂了,车主就是砸手里。

04
行业里谁能熬住呢。看比亚迪,靠垂直整合把毛利率做到了20%。理想单车利润过万,能稳住现金流。他们不是靠某个爆款,是真把产业链、资金都铺开了。

哪吒这种太追爆发期,没现金、没技术、没体系,最后只能被市场洗牌。现在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像极了大浪淘沙。补贴撤退、竞争白热化。优胜劣汰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还快。

其实,我自己以前也被新势力吸引过。觉得新品牌有创新,哪成想,一转眼就大洗牌。现在要是家里人真问我怎么选,我肯定只建议选头部有技术、有资金、有资质的大品牌。即使买二线品牌,也得查查背后的资金链,有没有破产、融资异常的记录。

05
最后要提醒一句,新能源车不是“买新科技”,而是用一辆能跑得久、修得了的工具。你多查查企业的资产负债、看看是不是有失信被执行、股权冻结,这个不比看参数省心多了。再便宜的价格,也别拿十几万、几十万的钱去给别人“投雷”。

说人话就是,2025年买新能源车,真正的雷不是电池自燃,而是品牌崩盘。别只看新车卷价格,卷炸的还有车主的“血汗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