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家的首款全尺寸电摩居然悄咪咪“掉”在网上来了,有没有觉得这个消息像朋友圈突然刷屏的那种——明明你还想着9月2日等一波官宣,结果澳大利亚那头的设计文件提前给整曝光了,连点神秘感都不给人留?话说回来,这种“走漏风声”,还真有点电影里幕后Boss提前剧透结局的味道,你说巧不巧,偏偏让人忍不住点进去瞅一眼。
本田这回上新动作,其实大家盼了可不是一天两天,尤其是那些天天念叨“啥时候轮到本田拿电摩正儿八经发拳”的哥们儿妹们——国外展会看热闹,今年EICMA的“EV Fun Concept”念念不忘,结果终于迎来了量产版,只不过真相揭开的方式有点“反向剧本”,意外中带着点仪式感。
摊开设计文件对比老早的概念图,乍一看轮廓好像没跑远,等你细细端详,细节上却变化多多。首当其冲的是什么?法规件全员到岗:车牌架、转向灯、反光板一应俱全,这些细节能让车主少吃多少红灯罚单和年检烦恼,有经验的摩友懂得都懂。照理说,概念车的那些花里胡哨设计,总得为现实低头吧。不过,好在本田这次的“妥协”不算太硬核,该注重颜值的地方依旧保留,典型的“既要,也要,还要”的本田哲学。
更妙的是头灯变化:量产版直接把“小眼聚光”变成“大灯泡”,本来以为尺寸变大会破坏前脸整体感,没想到加上那块细巧的风挡,反倒多了几分科技气息。有车的小伙伴你们是不是也经历过头灯“从圆换方”的转型尴尬,本田这里直接一步到位,圆的经典,方的实用,两边都不拉胯。仪表那块看似只是形状变化,其实说是“玩梗”,还真有点意思,本田这招一箭双雕,不知道会不会引领新一波仪表换风潮。
再往下瞄,风冷进气和导流罩也没闲着。相比概念版的小巧玲珑,量产版的两侧风道明显宽大且下移。透明材料保留这一处,算是一种复古和现代交融的小设计。不得不说,这种“给你想感受空气动力学的错觉”的细节,本质其实就是讲个舒适和降温的小故事。
聊聊电池和车身——这块几乎就是电动车的命根子。量产版多出来的更厚电池护板,不就是铁了心告诉你:“咱家安全感杠杠的,不怕你街头剐蹭折腾。”把电池藏进一身“铠甲”,那种坚固感远超上一代油摩的“裸奔电池”。覆盖件加大面积,还扔下散热口给电机透气,稳妥得像北方冬天的羽绒服。对于动手党来说,想加个小装饰也比裸露好多了。
有摩友关心底盘,那就更得说说。本田向来喜欢借熟练工艺,不出意外前叉用的是CB500F标配41mm昭和前叉,双日清四活塞卡钳,干脆利落,算是熟悉的味道。CB500的花瓣盘变成圆盘,这个嘛,多少有点为电摩“新身份”让道,或许也是追求更静音和稳定吧。说不定以后刹车盘要不要也搞个什么“发光边缘”,咱就纯属幻想而已。
传动部分有个值得拍案叫绝的地方:单摇臂加无排气管设计,整个后轮“裸露”得相当利索,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电摩。五螺栓固定轮毂,更经济也更结实,省事料想起来维修也会友好许多。左侧的皮带护罩,说它不起眼但关键时刻还真是救命小天使。“骑行舒适感+细节贴心”,本田这把稳了。
聊完外观,该上参数,可是偏偏核心数据这回守口如瓶。本田玩悬念那叫一个溜,大家徒手推理,估算都靠“上辈子的段位”。之前随口提过兼容CCS2快充,续航大概率突破100公里,但你信不信量产版真能做到?概念车吹牛皮的地方,量产未必都成真,业内老司机都见怪不怪了。
电机动力猜测区,暂时只好参考“武装到牙齿”的刹车规格:双盘在前,似乎意味着这车的性能不会太拉胯。要动力弱还不如单盘省成本,这么一看,有点冲着CB500系列去的意思。别的不说,CB500本身就够凶悍,新电摩要是真能持平那,他日和油摩同场竞技,朋友圈得刷爆吧?
说到名字,本田可太会吊人胃口。“EV Fun”虽然听起来像台玩具,但量产毕竟要走主流,这名字八成也就是让咱提前打个心理预防针。新名等着官宣,倒不如留给营销团队多磨磨脑细胞。
钱的事当然也跑不掉,传闻从6万软妹币起步。拿CB500系列当标杆,大伙心理大概有谱。只不过“电摩+进口本田+新技术”这个组合拳打出来,愿不愿意为信仰充值,就是看谁钱包禁得住考验。在国内,能拿出这预算真是对品牌和电动技术爱到骨子里的粉了。实用党估摸就得掂量掂量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车真有戏吗?外观倒是有好评声,刮目相看的摩友多,网上已经一堆人预测“街头回头率爆表,约等于女生扎双马尾出现在地区广场”,甚至有人把车图P成动漫角色头像,看来本田的品牌号召力和审美确实还在线。不过市场嘛,并不是所有人都为信仰买单,尤其咱们国内“实惠至上”和“新鲜感吃瓜”并行的消费观念,单纯凭颜值到底能卖几辆,还真不好说。
你琢磨一下,高端消费者可能第一波就下手,锱铢必较的实用党还得看续航和补能体验能不能拉开档次。细分来看,本田的铁杆粉估计抢首发不在话下,毕竟“摩托里信仰”,对他们来说不是八字空话。反观大部分早已经被国产电摩“价廉物美”调教出来的理性群众,一听这个起售价,多半要默念“年薪百万再见”。
不过话说回来,电摩整个市场这几年本来就在“摇摆”——政策天天上新,补贴说停就停,油摩禁限区块块加码。新消费观能不能推动电摩开挂?品牌、技术、补能、售后,这才是下半场比拼关键。
人类的悖论又来了:既盼望技术革新,又怕吃早期螃蟹被坑;既想尝鲜新品牌,又怕入手后成“韭菜割”。本田出新车,很像拍“前浪追后浪”的直播:热度势头在,买不买还得靠实际表现说话。“本田一出,谁与争锋”——这还真是一颗大大的问号。
时间最终给答案,在9月2日官宣之前,网友们的脑洞、预测、猜测都还留有余地。等价格、参数一出,朋友圈估计又要新一拨表情包大战。究竟是理想变现实,还是又是一次电摩“PPT盛典”?说到底,汽车圈玩得就是一场心理战。
到这,你怎么看?如果本田电摩真卖6万+,你愿意为新科技和情怀买单,还是更看重性价比和日常实用?反正,瓜都准备好了,就差等发布。你有啥独到见解可别藏着掖着,直接甩到评论区一起唠!
——
# 互动话题
讲真,你觉得本田新电摩这颜值和潜在售价能不能打动你?会愿意买单吗?咱评论区互相支招,别害羞!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