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总有那么种惯性:说起豪车,总得是奔驰、宝马、路虎、迈巴赫这些“外国货”。一谈到本土品牌,脑子里立马浮现的还是十几万、二十来万的价位,再贵就嘀咕“值吗”?可现在现实真就变了,比亚迪把128万的仰望U8L摆上货架,没成想还真有一波人一看就出手,这还是熟面孔买了又买。这事儿怎么看?
咱们得先问问自己:什么才算豪车?是价格高、品牌大、还是得有讲头?可这些年,中国人生活节奏变快了,审美和消费观也跟着变,“只是贵”或者“只是洋气”那一套越来越失灵。仰望U8L,这128万贵在哪儿,这么一大堆人为什么认账?
道理其实很简单:当你把一辆车从骨架到内饰,从动力到安全黑科技,都用能想到的顶级材料全上,每一项指标全在同级标杆线上,甚至多个地方更胜一筹,这就不是简简单单“国产=物美价廉”的老路了。全球首款全铝大车架、易四方四轮独立控制技术、云辇-P液压悬挂,还有什么高速爆胎电控稳定、应急水上漂浮,这些玩意儿你在奔驰、宝马身上见过吗?
再看看这豪车的“坐感”:六座布局大躺角、18点按摩,就问你这舒服不舒服。动力配置直接拉满,纯电续航200公里,白天在市区电驱吐纳自如,长途插混跑一千多公里,一身技术储备,不止是身体豪华,精神面儿也是豪车的。
这时候咱们再问,比亚迪仰望128万卖疯,是单纯掏钱跟风吗?还是老百姓其实早就不光关注“都有什么大logo”,而是真想尝点“硬科技”?大家都想要个既能撑脸面,又供自己省心的安全座驾,谁给到,谁说了算。
可这豪气冲天的背后,比亚迪靠的可不是冒进。你看品牌矩阵,“仰望”定位就高端中的高端,还不满足,中间就用“腾势”稳步守着三十多万到五十多万的大盘,“方程豹”则直接打进年轻人和越野客的心尖子十几万到四五十万的细分市场。咱们摸一摸心口:这就是别人家的高端策略吗?不是。以前中国品牌上不去,一个是没技术二是没体系,连品牌递补都做不出来。现在比亚迪这一多品牌矩阵,从十几万到一百多万全线覆盖,咋说——这是给自己修了条“阶梯”,谁都能选个合适的。
最有意思在哪?光拼命推出车型还不够,这车你标高价没市场也白搭。可人的认知改变了。你以前开的是路虎、迈巴赫,现在什么让你转身买国产?答案无非两个:质量体验真够好,品牌形象真立住了。咱中国面上公司的大老板、企业家的眼光确实挑剔,但他们愿意复购复买,甚至主动向小圈子里安利,说明这“亿点点心动”绝对不是包装出来的虚火。这时候我们再问一句:中国高端制造到底能不能被社会高净值人群真正接纳?你看,比亚迪在这给了答案。
此刻你可能说,哪儿有这么简单?高端市场不是轻轻松松就拿下了,尤其是国外传统豪车人家那么多年熏陶出来的品牌调性、服务体系,咱们家底到底够不够?你再想一想,比亚迪坐拥刀片电池、自研的电控系统和各种智能化黑科技,而且敢把这些玩意儿全系下放:C级车有,A、B级车下沉也有。不是吆喝一嘴,是先干出来,验证过了再交到用户手上。这种“技术下沉与品牌纵深同步”,才是比亚迪敢跟BBA们正面掰手腕的底气。
这局面下,销量就是最直接的分数线:2023年前八个月,高端三驾马车腾势、方程豹、仰望加起来卖了快23万辆,以同比75%的增速硬生生成了中国豪车路上的新传说。这里面腾势仍是主心骨,占了一半多,稳住高端大盘。方程豹步伐最快,把特色定位做到极致,谁说个性化卖不好?还有那“仰望”,体量虽小却分量极重,撑起整个品牌技术形象高地——你说这叫不叫“压舱石”?
不过,话说回来,比亚迪豪华矩阵已经织得密不透风,是不是就此完美无缺了?真不见得。所有热闹背后,最大的挑战还是两点:第一,国内高端品牌心智怎么长期立得住?今天你有人抢新鲜,明天能不能让高端用户变成你的死忠粉,和BBA比历史底蕴和品牌积淀,这场硬仗要打很多年;第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别看现在旗舰技术用得起劲,全行业一旦加速迭代,明年能不能继续领先?这不是一场百米冲刺,是马拉松。市场讲究打铁还需自身硬,高端形象和创新力,缺一不可。
再深问一句,比亚迪今天势头猛,你敢保证不翻车吗?也许不敢。但有意思的是,这种提心吊胆反倒是好事,圈里万众瞩目的压力会逼着企业步步为营,持续创新,不能犯“自嗨独角戏”的老毛病。比亚迪的豪华上下游体系能不能真正连成一条稳固产业链,服务体验是否能打高端用户的脸面和里子?这都是需要一个个去经受考验的问题。
最后,咱们搁这说半天豪车暴涨、科技突破,实际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中国社会的消费心智彻底转型:我们终于发现,在某些领域,我们的“自信”可以不再只是价格的自信,而是品质的自信、科技的自信、品牌的自信。比亚迪之变,其实是“中国制造”的变,是国民认知的变。
到这儿,或许每个人都得扪心自问一把:如果再给你买豪车的机会,你真会只看外文logo吗?只认洋范儿?要是国产车技术领先、颜值大气,还能开出排面,你敢不敢“投票”给自己人?
世界就在我们这种选择和认知里,慢慢地改变了。一家比亚迪,可以引发全行业洗牌,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用户,也成了这场大变革里的同行者。只要嘴硬、心软、钱包里还剩点余粮,就不妨再等等,看中国豪车在世界舞台上到底能走多远。比亚迪的下步棋,咱们一边使劲儿批评、一边使劲儿支持,这才是新国货该有的热闹劲儿。
谁说豪车之路就不能有中国制造的一席之地?走着瞧呗!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