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那个被大家叫做“车迷狂人”的家伙,从一无所有的农村小子开始折腾,最后搞出了个吉利汽车集团,可是全球汽车界的顶尖人物之一!
这位来自浙江台州的老板,干活特别拼,胆子也大,真是个浙商的典型,这也是李书福能把生意搞得风生水起的原因。随着汽车行业的新变化,李书福的经营思路也跟着变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咱们国家的经济建设终于开锣了。当时刚满二十岁的李书福,看到周围的邻居和乡亲们都出去捞金,那时候的浙江人多数是跑到外面干点儿服务业,开家小店自个儿折腾。
李书福跟老爸说他想自己搞个事业,老爸爽快地给了他120块,让他去折腾。于是李书福立马买了部相机,骑着自行车跑街串巷,为别人拍照,那时候算是个有自由的工作呢!
半年后,李书福赚了过千块,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巨款呀!于是他决定不再给人家跑腿拍照,在自家的附近开了个照相馆。因为他心思周到,特别讲究服务,那家照相馆的生意还真不错呢!
李书福这家伙可不甘心,有回他从冲洗胶卷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是他能从废水里搞出些金属,那赚的钱绝对比弄照相馆来得丰厚多了!
1984年,李书福把照相馆关了,跑去台州一家做冰箱配件的工厂上班。干了几年后,攒了一点银子,他立马就开了个冰箱生产厂。
1989年,李书福造的北极花冰箱在浙江甩了好几条街,整个全国也是顶呱呱的,那时候27岁的他,荷包里早就鼓得能装下个小山坡!
没想到国家对冰箱的生产给下了一个大闸子,李书福只好撇下他的公司,怀着一腔热情跑到深圳上学。就在学习的空档里,他偶然瞧见深圳市场上新冒出来的进口装修材料,心想这玩意儿以后在国内肯定能火!
李书福对装修的知识就像小孩看数学题一样稀烂,但他一拍脑袋,决定把这种装修材料引进台州,结果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于是,他跟几个死党一起在台州开了个厂,专门生产这种材料,开始做生意。
当地买家太多了,李书福又发了一笔横财,这次是靠弄装修材料赚的,让他觉得自己简直是发财树,于是他带着一大堆 cash 直奔海南去投资房地产,准备大干一场!
可是,现实真是冷得像冰块一样,李书福在海南投房地产亏得连裤子都没了,孤零零一个人,他又回到身无分文的境地,灰头土脸地返回浙江台州的老家。
回到台州老家,李书福在家里憋了会儿,最后决定出门透透气,结果一溜达发现街上满是摩托车小作坊和零件厂家。台州市政府还热心地安排了一群创业者去看看一家摩托车工厂的热闹场面。
李书福灵光一现,决定回老家搞事业,哪个地方都没法跟家乡比,尤其是台州,那儿的规定少得可怜,地方官员思想还停留在古代,而台州却大力支持他,这下子李书福脑袋里冒出个摩托车厂的主意!
1992年,李书福大爷捣鼓出个吉利摩托车厂,过了两年就搞出了新款的国产踏板车。到了1998年,吉利一年造出35万辆摩托车,赚钱个20到30亿!
卖到22个国度,成了咱们国内民营企业的四大金刚!
李书福把摩托车厂搞得风生水起后,心想着不如再搞个汽车厂。那会儿国家不让私人捣鼓车子,跟着他一起创业的兄弟们也纷纷摇头,说这风险大得像过山车,不值得去碰碰运气!
李书福这厮说了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话:“就算身败名裂、血流成河,我也得上!为此,我这个‘牛气冲天’的家伙,居然求着国家部门低声下气:大哥,给我个干错事的机会吧!”
1998年,吉利造出了它的首辆车“豪情”,到2009年,这小子可是干出惊人业绩,一年能出33万辆,挣了够140亿,真是风光啊!
李书福在大家眼里简直是个汽车疯子,看到业绩,他振振有词地说:福特、通用总有一天会熬不住,我就是要把中国车送到全世界去,而不是让全球的车跑来我们这儿转悠。
这李书福嘴巴真会说,满口都是自信,看来对咱国产车特别有底气!为了做大做强,这家伙准备出海购买国际品牌了!
2006年,吉利和英国的老牌汽修公司搞了一桩协议,俩家一块儿造出租车,吉利还掏了钱入股,让这个百年老品牌也尝尝中国制造的滋味。
李书福这会儿猛然来了一句猛料:未来中国的车得自己造,别想着合伙,合伙就像在诱惑咱们的毒品,大家还没弄明白,他心里又打算啥呢?
领导想要发展,李书福可不是按常理出牌,他觉得哪个地方能挣钱,就立马转向那儿拼命干。美国媒体说李书福是个复杂得很的农民老板,同时还是个汽车大佬,既狂妄又难捉摸。
这个算是变相给个赞呗,李书福觉得,要想把吉利搞得更大更强,人才培养是关键。他不看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他直言这类人才不适合吉利,他干脆要自己办个大学!
2005年,李书福把他的教育大旗扛到了海南,开了三亚学院;到2012年,他又把手伸到了湖南,设立了吉利汽车技术学院。,他已经搞了8所大学,总共为社会,尤其是汽车圈培养了15万小能手!
北京吉利学院自开张到已经19个年头,送出了2000多个校友去当大企业的高管,还有不少人直接成了吉利集团的家里人,这所学院简直就是中国汽车界人才的专属工厂啊!
李书福老家那地方,浙江啊,他办了好几所大学,比如那吉利技师学院、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啥的,这些学校一共给汽车行业送出了23000多个娃,有的一下子就成了企业里的顶梁柱!
李书福讲,自己就是个爱钻研的家伙,当初盖厂子的时候,给土地划了三块,一块打算用来办学校,一块用来搞产品开发,还有一块是他想拿来当老师和学校的生活区域。
吉利起初就是这么定的,作为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老板,李书福说他创办大学的路上艰难得像推石头上山,申请过程更是折磨,那会儿中国私立高校少得可怜,但李书福还是拼了老命要办学。
他说教育不能急着来,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得长远打算。李书福觉得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都得受重视,吉利既要有研究人员,也得有人能实际运用,这俩不冲突呀!
李书福觉得这事儿得向世界甩学问,毕竟中国的汽车行业起步不早,在找人、定方向、培养人才上得参考一下国际高手的做法。
他请了个在日本丰田、马自达当过高管的藤冈博思,来当吉利汽车湘潭基地的大头目。听说,湖南吉利集团还藏着好几个国际大牌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呢!
李书福在2019年北京吉利大学开学典礼上说:“咱吉利搞教育,是抱着责任感和热情的,得根据地方的情况来办事,为汽车界培养人才。国产车的发展,全靠这些人才的了!”
李书福在造车时经常言辞激烈,但在办教育上却稳重得很,急也不急。他没急着把吉利教育搞大,而是踏踏实实地研究,既为了吉利,也为了他自己。
二十一世纪走进第二个十年,全球能源观念翻天覆地,低碳环保成了经济发展的新时髦、新动力,结果中国的汽车厂家开始拼命德搞新款电动车咯!
2024年3月,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上,几位汽车大咖畅谈未来的车道:飞起来的车、聪明的汽车芯片啥的,都是新风口!李书福还递上了个提案,要让汽车行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李书福说,咱中国提倡低碳排放,但实际上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在算碳排放的时候,还是刚刚起步,以后估计得慢慢琢磨一段时间。
于是,咱们国内的车子就开始跑向国际,让碳足迹也得个“国际证书”了!
李书福这家伙的提议挺有眼光,但外人一看,这说话风格跟他以前那种汽车疯子的样子差远了,以前他可是满嘴都是梦想和各种追求的。
这车痴李书福难道不疯了吗?
其实不是这样子的,李书福这个汽车界的大亨,他早就意识到未来的车子要搞个能源大变身,这比那些怎么造车、样子好不好看更让他激动。
能源一变,环境就跟着摇摆不定,这环境的翻天覆地让车子设计的想法发生了大变化。在这场大潮中,光追求汽车的架构和性能简直就是打瞌睡。李书福得在这个变革里捞点更大的好处才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