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的东京车展上,丰田展出了两款概念车:Funtime和Funcargo。其中,Funtime在1999年初以量产版本面世,同时其名称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更,如Echo、Yaris以及Vitz等。尽管小车市场日渐萎缩,但它作为Starlet的继任者,却仍全球风靡,至今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至于后者,直至1999年8月才正式推出量产车型,虽然名字未改(至少在日本市场),但它已成为我们今天关注的焦点——FunCargo。
不出所料,这款新车仍保留了Vitz的一些外观设计,且基于Vitz的底盘打造。与同期在日本逐渐流行的Tall Wagon不同,FunCargo更具欧洲商用车的风格。回想起小时候,我对这种既圆润又方正的设计并不理解,但现在看来,它的设计感十分鲜明且硬朗。
此车的独特设计亮点在于其侧开式尾门,即“雪柜门”。由于FunCargo的车身高度达到了可观的1680mm,比标准Vitz高出180mm,若采用上掀式车门,开启时会占用较多空间。虽然“雪柜门”并非不占空间,但在狭窄环境中,其设计使得开启时只需较小的缝隙,更方便车主存放或取出物品。
FunCargo的内饰风格与Vitz相呼应,散发出亲和力。两者在细节上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出风口造型和中控台的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该车的空间表现堪称出色,后排座椅可完全收纳,形成一个宽敞平坦的储物平台,纵向长度达到1780mm,足够容纳成年人躺卧其中。这样的设计也让人不禁好奇尾门处的门把手背后的原因。
在动力方面,以日本市场为例,FunCargo和Vitz共同搭载了BEAMS引擎的两种排量选择,分别是1.3L(型号2NZ-FE)和1.5L(型号1NZ-FE)。根据不同的驱动方式(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以及车型的不同年份,动力输出数据会有所细微差异。此外,这些车型配备的是SUPER ECT 4AT变速箱(海外版本还包括手动变速箱),在高配车型中,还配备了便捷的换挡按钮。
FunCargo因其出色的实用性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在欧洲市场积累了相当的人气。然而,到了2005年,丰田停止了FunCargo的生产,并推出了基于第二代Vitz底盘打造的Ractis车型作为替代。尽管Ractis在市场上表现良好,且实用性亦不俗,但相较于FunCargo,它似乎缺少了一些独特的个性魅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