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风E3液冷版横空出世,起售价定在了16.99万,这架势,摆明是要在纯电紧凑型MPV这片红海里蹚一蹚浑水。
说它微妙,倒不是没道理。这车厢内乾坤大挪移,塞进5/7/8/9个座位不在话下,单侧滑门也算贴心,加上纯电带来的低能耗,乍一听,确有几分蛊惑力。可转念一想,这地界儿早就厮杀成一片,东风风光E380、睿蓝枫叶80v这些老油条横在那里,价格更是诱人。
兴许你会抬杠,说瑞风E3液冷版鸟枪换炮,电池升级了,续航硬生生拔高到450公里,这难道不算杀手锏?慢着,这可是实验室里的理想值——CLTC工况续航。真刀真枪跑起来,能有几分真材实料,各位心里门儿清。再者说,16.99万这个价码,真能撩拨到那些对价格锱铢必较的潜在买家吗?
不妨把时针拨回到过去,看看瑞风E3的“前世”——燃油版的瑞风M3。这车靠着耐操扛造,价格亲民,在三四线城镇叱咤风云。如今,瑞风E3摇身一变,披上电动的战袍,前脸还是那张熟悉的脸庞,只不过换了个标,加了几道镀铬的装饰。这番操作,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不少车企都玩过这手,但成色几何,就得另当别论了。
再聊聊这个“液冷”。电池从风冷进阶到液冷,听着似乎逼格满满。平心而论,液冷在电池热管理上的确更胜一筹,能确保电池的稳如磐石和延年益寿。不过,液冷也不是什么独门绝技,现如今,电动车圈子里早已见怪不怪。瑞风E3拿它当个噱头,或许更多的是想抬高身价,往脸上贴金。
说到身价,就不得不扒一扒瑞风E3的配置。ESP车身稳定控制、倒车雷达、主/副驾安全气囊这些都是标配,算是勉强及格。但如果你想解锁10.25英寸中控屏、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这些功能,就得乖乖掏腰包。顶配车型多了个车道偏离预警,价格更是水涨船高,直接加码3万。这性价比,着实让人有些一言难尽。
说到底,瑞风E3想要破局,单靠电池升级和配置堆砌,恐怕是缘木求鱼。它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洗刷掉“廉价工具车”的固有标签,赢得更多家庭用户的青睐。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消费者对汽车的诉求日益多元,不仅要能装载货物,还得开着舒坦,用着顺溜,看着养眼。
瑞风E3的销量数据,也算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年3月,瑞风E3卖出了区区151辆,在紧凑型MPV销量榜上忝列第7。这成绩,说不上惊艳,但也算不上惨淡。可别忘了,排在前面的五菱宏光MINIEV,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瑞风E3想要望其项背,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跋涉。
当我们把视线从产品本身抽离,会发现瑞风E3的窘境,也是众多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缩影。他们坐拥技术储备,握有生产资源,却对新能源市场一知半解,对用户需求懵懂无知。他们依然墨守成规,沿用旧有的思维模式来打造产品,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市场。
与其说瑞风E3是一款新车,倒不如说它是一次试水。试探市场对“油改电”MPV的接受程度,试探消费者对江淮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认可程度,也试探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中能否找准自己的航向。
因此,瑞风E3能否旗开得胜?现在盖棺定论,未免操之过急。但毋庸置疑的是,它所面临的阻碍,远不止竞争对手那么简单。它需要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解读用户,重新构想未来。唯有如此,才能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行稳致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