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买增程车是智商税?车主揭开真相,戳痛了每个异乡人

说实话,这世上最诡异的声音,不是半夜的猫叫,也不是恐怖片里的一惊一乍。

是你在零下十几度的高速上,离老家还有三百多公里,车里暖气开到一半,续航里程“噌噌”往下掉时,那块屏幕上弹出的“电量低于10%”的冰冷警告。

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寂静的,寂静到你能听见自己心脏在嗓子眼儿里敲鼓。

三年前,我就差点成了这寂静里的主角。

当时正琢磨着换车,揣着准备掏空六个钱包的四十万预算,差点就信了那些“未来已来”的鬼话,准备冲一辆纯电“大玩具”。

幸好,最后一刻,理智(或者说,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战胜了冲动,我扭头提了辆屁股后面还藏着个发动机的六座增程SUV。

我那帮在上海、深圳混得风生水起的朋友,电话里没少埋汰我:“哥们儿,都什么年代了,你买个‘烧油的电动爹’?图啥?”

图啥?

40万买增程车是智商税?车主揭开真相,戳痛了每个异乡人-有驾

我当时也说不清楚,就觉得心里得有个底。

直到前阵子,汽车圈里的“吹哨人”吴佩老师一句话,把我这心里模模糊糊的感觉,给捅破了。

他说,花这钱买增程大SUV的,都是些“混得不错的异乡人”。

嘿,我当时正喝着水呢,一口水差点没喷屏幕上。

“混得不错的异乡人”,这词儿,绝了。

它不像是在说一个群体,更像是在给我这种人,画了一张精准到毛孔的自画像。

你跟一个从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哥们儿聊续航焦虑,他大概率会觉得你有病。

他的世界,可能就是从国贸到三里屯,从五道口到后海,最远的远方,也就是周末开两个小时车去趟古北水镇。

40万买增程车是智商税?车主揭开真相,戳痛了每个异乡人-有驾

在他眼里,车就是个代步工具,纯电安静、提速快、用车成本低,简直完美。

至于长途?

坐高铁啊,飞机啊,哪个不比自己开车香?

他们是城市的原住民,根就扎在这片水泥森林里。

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根,一半在写字楼的格子里,另一半,还深深地埋在几百、上千公里外的那片黄土地里。

那片土地,可能叫甘肃、叫贵州、叫广西,那儿有我们磕磕绊повпов长大的土炕,有每年春节都倚在村口等我们的爹娘。

城市是我们的战场,老家,才是我们的“充电桩”。

40万买增程车是智商税?车主揭开真相,戳痛了每个异乡人-有驾

所以,我买车时,脑子里过的所有画面,没有一帧是在城市的柏油路上。

全是老家那条至今都没完全硬化的土路。

画面一:过年回家。

我老家在甘肃山里,冬天的路,一半是冰一半是雪。

我可不想在冰天雪地里,开着一辆续航打对折的纯电车,跟一车人玩“谁先冻僵”的游戏,更不想在服务区为了个充电桩,跟人上演全武行。

我需要的是,一脚油门踩下去,发动机“嗡”地一声启动,那种“爷有余粮”的踏实感。

那个烧油的增程器,它不是什么落后技术,它是我在腊月二十八,顶着风雪奔向父母时,最重要的“回家保险”。

40万买增程车是智商税?车主揭开真相,戳痛了每个异乡人-有驾

画面二:走亲戚。

村里亲戚多,东家到西家,几里山路。

一辆六座车,刚好能把我爸妈、媳妇孩子,再加上我弟一家子,严丝合缝地塞进去。

发动车子,一车人热热闹闹地出发,我爸在副驾上跟亲戚打电话,嗓门洪亮:“啊,我大儿开车带我们过来!”

那股子骄傲,比我拿到年终奖还让他开心。

这辆车,装下的不只是人,是他老了一辈子的脸面。

所以你看,这辆车对我来说,它压根就不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工具。

它是一个移动的“家”,一个能承载我所有乡愁和责任的堡垒。

40万买增程车是智商税?车主揭开真相,戳痛了每个异乡人-有驾

它得足够大,大到能装下三代人的团圆;它得足够强悍,强悍到能碾过故乡的泥泞。

至于它在城里是不是够省油,是不是够智能,那都是次要的。

那些嘲笑我们不懂车,说我们是“韭菜”的人,他们不懂。

他们不懂,对于一个从山沟沟里爬出来,在城市里扎下根的“异乡人”来说,每年那几次回家的路,有着怎样神圣的仪式感。

那条路,再难也得走,那是我们的“麦加”。

而这辆能烧油的新能源SUV,就是我们这些现代游子,叩拜归途时,最忠诚的骆驼。

所以,下次再看到有人开着理想L9、问界M7这种车,别急着下判断。

40万买增程车是智商税?车主揭开真相,戳痛了每个异乡人-有驾

你看到的可能不只是一辆车,而是一个“混得不错的异乡人”,对他身后那个回不去却又必须回去的故乡,最深沉的告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