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的自行车变速套件使用体验有什么差别?

作为一名禧玛诺、顺泰和蓝图的用户,我尝试过多种混搭组合。然而,在实际骑行中,我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性能差异。非要说的话,也许只是换挡时那微不足道的零点几秒和齿轮声音的轻微变化。

额外说一句,我非常喜欢顺泰手变的操作逻辑,感觉非常流畅舒适。而且,国产后拨的兼容性很好,即使使用廉价的链条和飞轮也能正常工作,这一点禧玛诺则稍显逊色。

真正的性能差异主要体现在前拨和牙盘上。顺泰的前拨表现不尽如人意,我不太推荐使用。而蓝图的前拨性能与105相当,只是弹簧的软硬程度和手感有所不同。

在牙盘方面,禧玛诺的上链效率无疑更高,这点我必须承认。我使用过UT系列,上链的感觉确实非常顺畅。

虽然国产牙盘也在逐渐改进上链钉和上链槽的设计,但与进口品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发现,在使用国产前拨和牙盘时,有时需要用到第二甚至第三个上链钉才能完全上链,而使用UT时,通常第一个上链钉就能咬住链条。

下面,我将通过图片来详细解释什么是上链钉、上链槽以及它们的改进之处:

不同品牌的自行车变速套件使用体验有什么差别?-有驾

这是原始版本的上链钉,它是一个圆形的铆钉,与牙盘之间有一个空隙,这个空隙可以勾住链节片,帮助链条顺利上到大盘齿上。

不同品牌的自行车变速套件使用体验有什么差别?-有驾

图中的红色是上链钉,绿色是上链槽。当前拨将链条压向大盘时,链条会被上链槽蹭住并向上链钉方向移动。上链钉的作用就是卡住链节片,帮助链条顺利上到大盘齿上。

这张图展示的是改进版的上链钉。与原始版本相比,它增加了倒角设计,这使得链节片更容易滑入并被上链钉卡住,从而提高上链的顺畅性。

不同品牌的自行车变速套件使用体验有什么差别?-有驾

这是UT R8000牙盘的示例,可以明显看到其完善的上链槽和上链钉设计。而小盘则没有太多辅助设计,因为链条从大盘落到小盘时通常不会出现失误,而从小盘升到大盘则是设计的难点。

不同品牌的自行车变速套件使用体验有什么差别?-有驾

虽然国产前拨和牙盘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但它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例如,对于非职业选手来说,上链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国产产品通常价格更亲民,性价比更高。此外,通过观察坡度并提前换档,以及合理利用飞轮,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对前拨的依赖。

现在,国产电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差异正在逐渐被抹平。为什么电变能抹平这种差异呢?因为拉线的行程是有限制的,大盘位和小盘半档位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为了在大盘上链时更顺畅,小盘半档可能会产生蹭链的情况;而为了减小小盘半档的蹭链声,大盘上链可能会变得不那么流畅。我们可以仔细观察禧玛诺的机械前拨,内侧垫了一片硬塑料,这就是一个补丁式的设计,旨在平衡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最后,我想谈谈一个现象。现在是2024年了,虽然有些人仍然对105抱有崇拜之情,这无可厚非。但在我看来,购买Sora大套真的不如选择蓝图。蓝图已经推出了7速油碟版,我相信在未来的铝架入门车市场中,蓝图将会逐渐取代Sora的地位。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