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285牛·米,双门双座!软顶敞篷跑车!年轻人的跑车梦又圆了!


六月份的一个夏夜,天津东疆湾的沙滩热闹非凡。
原本宁静的沙滩,瞬间变成了汽车界的梦幻之地。
DJ打碟声与引擎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镁光灯打在那流线型的车身上,我当时感觉就像参加一场消费电子展。
这哪是一场普通的新车发布会,分明就是为年轻人举办的一场超嗨的露天派对,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咱们先说说价格亲民的MG5的逆袭。
现在的车能给人带来在街机厅抽皮肤般的快感吗?2026款MG5做到了。
它那气泡橙的烤漆,就像从《守望先锋》里直接拿出来的一样亮眼,还有那个安第斯灰,如同深夜网吧里键盘的RGB光效般酷炫。
一钻进车里,更让人惊喜。
中控屏亮起256色氛围灯,瞬间把车厢变成了《赛博朋克2077》里的场景。
车里的低音炮一响,后背都被震得发麻,这下我算是真正理解官方所说的“移动KTV”不是开玩笑了。
更厉害的是它的定价策略。
顶配只要6.99万,这价格的杀伤力能和五菱宏光相媲美。
放在前两年,这个价钱连飞度都买不到。
我朋友老王当场算了笔账,他想把开了五年的老帝豪拿去置换,扣完补贴相当于5.99万就能拿下。
他现在可犯难了,不知道是选1.5L省油版的,还是选那个扭矩有285牛·米的“小野兽”。
毕竟这个“小野兽”在市区红绿灯起步时,能轻松超越八成的家用车。
再说说MGCyberster,它这是要动谁的奶酪呢?我摸着它的软顶布料就在思考。
三年前我试驾马自达MX-5的时候,4S店销售那副高傲的样子,还报出34万的指导价。
现在这辆双门敞篷的带电新车,直接打破了我的心理预期。
别只看它的标价,试驾时激活狂暴模式,3.2秒破百的推背感,比坐保时捷718玩过山车还刺激,而且还不用担心后置引擎的散热问题。
它的后备箱设计太巧妙了。
去年我开朋友的宝马Z4去郊游,两个登机箱就把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就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费劲。
可这Cyberster呢,居然能轻松放下24寸的行李箱,真不知道设计师是不是掌握了“空间折叠”的黑科技。
当然,软顶敞篷的风噪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换个角度想,现在V8声浪都快消失了,电机的呼啸声反倒成了新时代的独特标志。
还有和OPPO的联名,这背后可是有大目标的。
我看到MG4EV的官宣图时,第一反应就是掏出我裤兜里的FindX7。
车企和手机厂商联名并不新鲜,但能把“摇一摇导航”这么有创意的功能量产出来,工程师里肯定有数码达人。
你想象一下,在夜店门口,不用翻通讯录找代驾,手机晃一晃就能把导航路线传到车机上,这种操作对抖音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生态绑定。
我现场体验手车无感互联时,车载摄像头居然识别出了我的OPPO账号,歌单和导航记录自动同步,我当时就觉得苹果CarPlay都要逊色了。
上汽的技术负责人还说,年底要实现全品牌车机互联,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熟悉,这不就是当初华为打造鸿蒙生态的做法嘛。
我在发布会外场抽烟时,碰到一位供应链的朋友,他给我透露了一个猛料。
说MG这波百亿投资,有三分之一都投在了用户看不到的地方。
就说Cyberster的底盘调校团队,居然把前法拉利的工程师都挖来了,怪不得试驾时感觉悬挂比老款更紧致。
还有那个传说中的半固态电池,据说实验室样品的能量密度都达到400Wh/kg了,不过什么时候能量产还得看明年的技术进展。
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看,MG一下子推出13款新车,就像在玩一场冒险的游戏。
从家用轿车到猎装车全面布局,这种打法让我想起手机圈小米生态链的扩张思路,就是想用规模效应降低研发成本,用丰富的品类吸引用户。
只是不知道把电动敞篷跑车和普通买菜车放在同一个展厅,年轻消费者会不会有点不知所措。
当鸥翼门在夕阳中缓缓升起,我突然想起《头文字D》里的台词:“车手不需要女人,只需要车和公路。”
现在MG提供的选择更多了,既希望副驾坐着心仪的人,又想让后备箱能放下帐篷和烤架,还能在等红绿灯时用模拟声浪吸引前车的注意。
这场属于Z世代的汽车盛宴,说不定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