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900 vs BBA:33万起售价,为何职场精英纷纷选择领克

领克900 vs BBA:33万起售价,为何职场精英纷纷选择领克-有驾

领克900这波操作,直接将职场精英的出行痛点拿捏得死死的——上市仅一小时,订单就突破了一万,33万的起售价比理想L9便宜了将近十万,却塞进了180度旋转座椅以及具有700TOPS算力的Thor芯片,就连特斯拉ModelX的车主看了,都不禁感叹“这配置比马斯克还疯狂”

要说最狠的,还是安全测试数据。三月那场时速100kmh的连环追尾碰撞,直接把三排假人的伤害值,压到了行业最低水平,相较于沃尔沃XC90更为凶猛。

领克900 vs BBA:33万起售价,为何职场精英纷纷选择领克-有驾

领克900的第二排,有180度可旋转座椅,一下子给商务场景带来了新的玩法。在深圳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亲自进行了测试,把折叠桌放进去后,六个穿着西装的投资人围坐在一起,开项目会议一点负担都没有。客户上车的时候,看到后备箱已经快速变成了临时会议室。

这种“空间魔术”背后靠的是3160mm的轴距,以及88.2%的得房率,从而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排座椅座垫高度,比汉兰达提升了5厘米,因此即便是一位1.8米的壮汉坐在第三排,也能够轻松跷起二郎腿。这样的体验,简直就像置身高铁商务座一样,令人感受到无比的惬意。

领克900 vs BBA:33万起售价,为何职场精英纷纷选择领克-有驾

职场精英最为担心的“充电焦虑”,却被领克900的插混系统处理得很妥当。在市区来回通勤的时候,每隔三天充一次电,就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并且借助快充的方式,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满足去机场接人的需求。当进行长途驾驶时,切换到混动模式,它的油耗依然低于6L,算下来每公里花费才四毛钱。

最狠的是,在亏电状态下,纯电能轻松地硬扛20公里,这种操作着实太过于狡黠了。

领克900 vs BBA:33万起售价,为何职场精英纷纷选择领克-有驾

安全性能更是把职场精英那种“爱惜生命”的心态把握得极为恰当。三月的那次测试中,时速为100kmh的连环追尾加侧碰测试里,在第三排假人伤害值方面,与国标相比较,降低了40%,那原本硬邦邦的C柱,完全能够抵挡得住冲击。

中汽研报告里那句“碰撞能量是国标4倍,A柱纹丝不动”,直接让安全成了领克900的硬通货

领克900 vs BBA:33万起售价,为何职场精英纷纷选择领克-有驾

智能设置做得很厉害,比互联网大厂的那些设置还要酷炫,“30英寸,6K屏”可以跨屏拖拽文件,成都的那个程序员,在开车的同时还能编写代码,坐在副驾上的同事也能同步浏览《庆余年2》,语音助手居然还能识别方言,重庆的那个销售总监在那充满火锅味的车厢里喊一声“打开天窗”,系统立马就能明白这个命令。

领克900 vs BBA:33万起售价,为何职场精英纷纷选择领克-有驾

市场表现,更验证了职场精英的用脚投票——4月销量环比暴涨219%,把奥迪Q6按在地上,摩擦。理想L9销量销量腰斩之时,领克900凭借33万起售价,以及三年免息政策,有力地硬生生从BBA嘴里,抢下蛋糕。

领克900,就如同写字楼下的全家便利店——看着并不显山露水,它或许不比得上五星级酒店的气派,不过却胜在能够24小时解决刚需,这大概便是职场精英所追求的“实用主义豪华”

领克900 vs BBA:33万起售价,为何职场精英纷纷选择领克-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老板给你35万购车预算,你是选个标压阵的BBA,还是搞台配置拉满的国产六边形战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