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中年人不懂就问:现在买车,方向盘加热也要按月续费了?

科技公司造车,最牛逼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把互联网那套收费的嘴脸,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四个轮子上,甚至还加了倍。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从你身上一层一层往下薅羊毛,连羊皮都给你做成手套再卖给你。过去我们说买车,是一锤子买卖,4S店宰你一刀,你认了,出门左转,这车就是你的。现在不一样了,这帮跨界过来的“野蛮人”告诉你,朋友,买车只是你我缘分的开始,你买的不是车,你买的是一个成为我们尊贵付费会员的资格。

我一个中年人不懂就问:现在买车,方向盘加热也要按月续费了?-有驾

这是一种商业模式上的降维打击。传统车企还在吭哧吭哧地算计着,这块钢板用薄零点几毫米,能省下几块钱成本,而科技企业直接把问题换了。他们不跟你聊成本,他们跟你聊“生态”,聊“体验”,聊“持续进化”。翻译过来就是,车,我先半卖半送给你,但你坐的这把椅子,以后想加热,得按月付费;你握的这个方向盘,冬天想暖手,得开个VIP;你听的这首音乐,对不起,会员过期了,请续费。简直就是敲骨吸髓!

我一个中年人不懂就问:现在买车,方向盘加热也要按月续费了?-有驾

这帮人把车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会跑的“压缩毛巾”。你花二十几万买到手的,只是那个被压得死死的、干巴巴的核心,一个“素体”。想要它泡发开,变成你想象中那个功能齐全、体验拉满的样子?来,付费列表了解一下。车漆颜色加一万,轮毂样式加两万,一个碳纤维的盖子,卖你四万多。我第一次看到那个选配单的时候,我以为是哪个天才把游戏里的DLC商店直接截图打印出来了。一个顶配不到33万的车,选配给你干到11万,占了起售价的42%。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告诉全世界,我卖的不是车,我卖的是一个平台,上面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我的利润增长点,都是我的功德。

我一个中年人不懂就问:现在买车,方向盘加热也要按月续费了?-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很难理解这种逻辑。我买个冰箱,难道制冷功能还得我扫码付费激活吗?我买双鞋,难道走路超过一万步还得给鞋底续费吗?讲真,我有时候觉得,我家的猫都比这些产品经理更懂用户,至少它饿了会直接蹭我,而不是给我发一个付费解锁猫粮盆的OTA。这种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把消费者当成一个永远无法喂饱的氪金玩家,把一辆车的使用周期,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开宝箱”游戏。

最玄学,也最能体现这帮人“悟了”的,就是所谓的“智能驾驶”。这玩意儿,简直是当代车圈的头号宗教。一次性买断六万多,只是入门级的“信徒”资格。后续功能升级?那是“神迹”显现,得加钱。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不是在买一个功能,他是在为自己的信仰充值。他要的不是现在就能用,他要的是“未来可期”的那个念想,一种随时能跟朋友吹牛逼的资格证。

但这个信仰的“金钟罩铁布衫”,在现实面前,往往不堪一击。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花六万块买的FSD,在一个算法干净、人人守规矩的加州大道上,可能确实666。但你把它扔到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试试?那边一个大爷骑着“雷电法王”版三轮车,走位如同道诡异仙里的神仙乱飞,这边一个大妈的买菜车突然一个“任意门”式横穿。你的算力根本不够用,你的激光雷达直接就心态爆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AI算法,能算得过人性的混沌和不讲理吗?算不过的,永远都算不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然后就是那些更让人迷惑的收费项目。地图导航,手机上免费用了十几年,实时路况跟呼吸一样自然,到了车上,诶,对不起,这是我们“智联服务包”的一部分,请付费。在线音乐,视频,哪个App不是在手机上疯狂送会员,求着你用?到了车上,对不起,这是“娱乐升级包”,请付费。我算是看明白了,汽车这个封闭的场景,就是他们眼里的最后一块“法外之地”,可以让他们重新定义规则,把所有已经被互联网证明是免费的公共服务,再重新包装一遍,高价卖给你这些跑不掉的“付费测试员”。

我一个中年人不懂就问:现在买车,方向盘加热也要按月续费了?-有驾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比谁的车更好,而是比谁更能PUA用户,比谁的收费名目更“机你太美”。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帮科技公司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他们不跟你卷成本,他们直接重塑成本的定义。最好的防御不是把自己的车做好,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告诉所有食客,以后吃饭,呼吸餐厅的空气都要按秒计费。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一个中年人不懂就问:现在买车,方向盘加热也要按月续费了?-有驾

这一切的根源在哪?在于汽车被装上了芯片,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智能终端。车企,尤其是这些科技车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控制权。以前他们只能控制生产线,现在他们能直接控制你车里的每一个功能。今天心情好,给你推送个新功能;明天财报不好看了,就把你的方向盘加热功能给锁了,发个弹窗问你“亲,需要9.9包月温暖服务吗?”。就问你怕不怕?

这就像当年的互联网电视,一开始说硬件不赚钱,我们靠内容付费。结果呢?现在电视卖得跟传统电视一样贵,开机先看一分钟广告,想看个高清内容,对不起,会员请续一下。历史就是一个圈,当年的坑,如今被挖得更大更深,就等着汽车用户们一个个往下跳。

但这就是未来。你怕不怕?你怕也没用,因为你没得选。要么加入,要么滚回燃油车时代,闻你的汽油味去吧。最终,所有人都会被同化,成为那个心甘情愿为方向盘加热付费的,快乐的韭菜。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