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热闹的事儿,就是那个一直以来有点“固执”的马自达,也正儿八经地推出了它的第二款新能源车,一台叫EZ-60的中型SUV。
很多人一看到这车,第一反应就是:“嘿,这不就是换了电动的马自达CX-5嘛!”这话有一定道理,毕竟马自达想通过大家熟悉的车型来打开新能源市场的心思,可以说是路人皆知了。
就像前不久上市的轿车EZ-6,大家也都把它看作是新能源版的马自达6。
不过,现实有点骨感,EZ-6上市后的表现只能算是不温不火,每个月两千台左右的销量,对于一个曾经的明星品牌来说,确实有点不够看。
所以,这次马自达带着EZ-60卷土重来,可以说是铆足了劲,寄予了厚望。
那么,这台被寄予厚望的新车,到底有没有两把刷子,能不能在这个已经杀成一片红海的新能源市场里,帮马自达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呢?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个关键问题,这台EZ-60到底是谁家的“孩子”?
很多人以为这是马自达自己从零到一搞出来的,但实际上,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体现。
这台车,包括它的兄弟EZ-6,都是长安马自达的作品,而它们的技术平台,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长安深蓝的成熟方案。
说得再直白点,EZ-60的底子和长安深蓝S7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丢人吗?
一点也不。
在现在这个时代,这反而是最聪明、最务实的选择。
你想想,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新能源核心技术,还有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软件方面,我们国内的品牌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马自达如果非要自己关起门来从头研发,不仅要花掉海量的金钱和时间,最后搞出来的东西还不一定有竞争力。
现在这样,直接用上我们成熟可靠的技术平台,然后再注入马自达自己最擅长的设计和操控调校,这叫强强联合,是真正看清了形势的明智之举。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咱们中国的汽车产业链已经强大到让曾经的“老师傅”都愿意回过头来合作学习了。
那么,马自达给这台车注入了什么自己独有的东西呢?
最直观的就是外观。
你不得不承认,马自达的“魂动”设计理念,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是汽车设计界的标杆。
EZ-60虽然能看出一些深蓝S7的轮廓,但整个气质完全是马自达的范儿。
前脸那个标志性的盾形格栅,被巧妙地设计成了封闭式,配上那对细长又犀利的“眼睛”,整个车头看起来既有未来感,又不失攻击性。
车身侧面的线条非常流畅,光影效果处理得特别棒,一看就是马自达的手笔。
而且,这次马自达很懂得倾听市场的声音,EZ-60的车身尺寸明显比CX-5大了一大圈,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850毫米、1935毫米和1620毫米,比CX-5的4575毫米长了不少,这就直接解决了以前马自达车主经常抱怨的空间问题。
可以说,单论长相,EZ-60在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SUV里,绝对是能排进前几名的帅哥。
光长得好看还不行,开起来的感觉才是马自达的立身之本。
很多老车迷最担心的就是,变成了电动车,那股子“人马合一”的操控精髓还在不在?
关于这一点,马自达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
他们给EZ-60做了一个非常难得的50:50前后重量分配。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好比一个天平,两边重量完全一样,就特别稳定。
车也是一个道理,前后重量均衡,开起来就会感觉特别稳,转向的时候车身姿态也特别听话。
这在过去,可是宝马这些豪华运动品牌才追求的极致。
不仅如此,它还用上了一套叫CDC的可变悬架系统。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套“智能减震器”,它能以千分之一秒的速度去调整减震的软硬。
你在拐弯的时候,它能把悬架变硬,牢牢撑住车身,让你感觉不到什么侧倾;你在走一些坑洼路面的时候,它又能把悬架变软,过滤掉大部分颠簸,保证车里的舒适性。
为了让车在高速上更省电、更稳定,工程师们还在空气动力学上下足了功夫,通过各种导流槽、扰流板的设计,把风阻系数做到了0.26Cd,这对于一台SUV来说是非常优秀的数据了。
可以说,马自达是把自己压箱底的调校功力,都用在了这台车上,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放心,这依然是一台纯正的马自达。
在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和续航方面,EZ-60也学得非常“中国化”,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纯电动,一种是增程式。
纯电版有两个续航版本,分别是480公里和600公里,这个数据虽然不算最顶尖,但也绝对是主流水平,和卖得最好的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615公里)差距不大,日常上下班代步、周末去个郊区完全够用了。
而且充电速度也不慢,官方说最快半个小时就能充进去400公里的续航,大大缓解了充电焦虑。
而增程式版本就更符合现在很多家庭的需求了,它带了一个1.5升的发动机,但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充电宝”一样给电池充电。
在市区里,你可以用它200公里的纯电续航,就当一台电车开,又安静又省钱;真要跑长途回老家,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直接去加油站加油就行,综合下来油耗也就百公里5.6升,非常经济。
这种既能享受电车的好处,又没有里程焦虑的方案,可以说是目前最接地气的选择了。
坐进车里,你会发现这完全不是你印象中的马自达了。
以前的马自达,内饰设计感不错,但车机系统简直就是“老年机”,反应慢、功能少。
现在EZ-60直接来了个大颠覆,中控台上一块26.45英寸的5K大屏幕,画质清晰得没话说,背后用的是联发科的4纳米芯片,处理速度飞快,比现在很多车上用的高通8155芯片还要强。
再加上一个能投射出100英寸画面的抬头显示系统,导航信息直接显示在你前方的路面上,科技感瞬间爆棚。
还有像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全车9个安全气囊、强度超高的热成型钢车身等等,这些配置都给你配齐了。
可以说,在智能化和安全性上,EZ-60已经完全看齐了国内的一线新势力品牌。
说了这么多优点,现在也得聊聊它面临的严峻挑战了。
EZ-60的预计售价在15.98万到21.98万之间,这个价格区间,可以说是新能源市场竞争最惨烈的地方。
往上有品牌光环加持的特斯拉Model Y,往下有主打性价比的零跑C11,同级别还有技术同源但可能价格更低的“亲兄弟”深蓝S7,更别提还有小鹏G6这些强劲的对手。
消费者在这么多选择面前,凭什么要选你马自达EZ-60呢?
单靠一个好看的外观和听起来有点玄乎的“操控”吗?
对于现在很多买新能源车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续航扎不扎实,车机好不好用,充电方不方便。
而这些,恰恰是马自达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在品牌认知上,很多人对马自达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造自吸发动机的“技术宅”;在充电网络建设上,计划到年底建成300座自营充电站,这个数量和竞争对手动辄上万座的规模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都是摆在EZ-60面前,非常现实的难题。
它产品本身确实很不错,融合了日系的精工设计和中系的智能科技,但要想在市场上真正杀出一条血路,成为爆款,光靠产品力可能还不够,更需要马自达在营销、渠道和服务上,拿出更大的诚意和决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