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发布当天,吉利和长安竟是最大受害者?

一天三场发布,最终只记住了小米。

作者 | 阿超

5月22日,小米汽车发布了旗下首款SUV车型YU7,同时发布了自研SoC芯片玄戒o1。这不仅是小米15周年战略发布会,更是被米粉们称为“科技圈的春晚”。

无疑,小米的发布会在网络上吸引了巨大的流量,热搜霸榜,讨论度拉满。

小米YU7发布当天,吉利和长安竟是最大受害者?-有驾

但同一天,吉利也推出了全球化战略的全新六座SUV——银河M9,并将其首秀放在了海外的米兰车展。而长安深蓝也不甘示弱,发布了新款智能家庭座驾S09,强调Harmony OS车机与大模型语音交互的深度结合。

然而,不得不承认一个尴尬的现实——一天三场发布,最终只记住了小米

01.

产品都不差,但流量只给了小米

如果只看产品层面,其实三场发布会各有看点。吉利银河M9作为一款六座智能SUV,首次亮相海外米兰,基于GEA Evo原生架构打造首款旗舰SUV,定位AI科技大六座旗舰SUV,试图传达全球化定位和高端战略。

🔺吉利银河M9

深蓝S09更是被称为最便宜的“9系”SUV,配备了43英寸的AR-HUD和2.5K双15.6英寸联屏,搭载Harmony Space鸿蒙座舱,基于 MoLA混合大模型架构,深度融合了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AI能力。

🔺长安深蓝S09

这些产品逻辑无疑是完整的,也各有受众群体。

但现实是,公众和媒体在5月22日这天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在小米身上了。不仅微博热搜、小红书推文几乎清一色围绕YU7展开。

连汽车垂直类媒体也把大量篇幅给了小米,据汽车新势能观察,当日多个头部车媒将小米YU7的发布放在了当日头条进行报道。“玄戒芯片”、“YU7价格”、“内饰座舱”等话题热度持续发酵,转发和评论量远高于同期汽车品牌。

相比之下,吉利与长安同样投入巨大资源的进行发布会,但是在热搜和新闻端几乎没能获得多少曝光,显得颇为安静。

从传播和关注度层面来看,小米YU7成了最大赢家,而吉利和长安,则多少显得“受伤”。

可以说YU7发布当天,最受伤的车企就是吉利和长安。

这也再一次让传统车企看到了小米的极致流量。

02.

是巧合?还是故意撞期?

有业内人士质疑:三家车企同一天发布,真的只是巧合吗?

根据业内博主“Blood旌旗”的观点,小米发布会的时间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在行业内部流传开来。不少品牌PR、媒体和合作方其实早已知晓这一动向。

🔺博主微博

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吉利和深蓝是否知情?又为何没有做出避让?博主称:“我不相信他们没得到消息。”

如果他们完全不知,说明信息感知和产业链的“圈层连接能力”严重不足;如果知情却依然撞期,则是判断力与战略执行的失误

小米的影响力不是一个初入汽车行业的“新人”所能概括的。它不仅带着手机时代的粉丝基因,也掌握着流量打法、内容分发链条和用户共鸣的节奏感。面对这样一股“流量级力量”,任何传统品牌都应审慎规划发布时间,避免正面硬刚。

正如该博主所言:“面对小米这样的营销巨头,汽车行业的任何品牌都应该主动退让,就好像帆船必须避让台风一样,这就是实力的巨大差距。”

发布会的本质,不仅是发布新品,更是抢占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当小米这样流量级别的巨头入场,其引发的全平台热议与资源倾斜,足以让任何传统车企被完全压制。

03.

结语:传统车企应避开“流量核爆”时刻

5月22日的“三场发布、一家出圈”,不仅是一次话题热度的集中爆发,更是一次品牌战略认知的分水岭。

小米用一场“科技春晚”级别的发布,展现了小米背后的巨大流量。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这既是一次深刻的提醒,也是一份亟待补课的答卷。

在用户注意力极度稀缺的今天,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如何避开“流量核爆”时刻,或许比产品本身还更值得思考。你认为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