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说现在这些车厂,卷得真是让人应接不暇。前几天还跟老铁侃大山,说现在的汽车快变成移动的巨型电子玩物了,今儿个一瞅,嚯,红旗也来轧闹猛了,还搞了个“孙颖莎背书”的红旗天工06。你说这车的料堆的,乍一听确实挺唬人的,什么溜背猎装范儿、AR-HUD平视显示、司南智驾系统,一连串高科技词汇抛过来,感觉不拿下都愧对自己。
可咱扪心自问,这真是咱刚需吗?还是纯粹车企为了清空咱的荷包,攒出来的一堆“概念杂烩”?
说白了,现在置办行头,除了最基本的代步功能,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购置一种“人设标签”。“孙颖莎站台”,一下子就把车子和“后生”、“劲酷”、“朝气”这些标签捆绑在了一块儿。厂家门儿清,知道当下年轻人好哪一口。但咱也不能人云亦云,得寻思寻思这车子到底能解决咱啥痛点。
有人说,现在自动驾驶技术呼声震天响,红旗天工06的“司南智驾”一听就倍儿有谱。可事与愿违呢?马路如虎口,真能全然仰仗机器?之前瞟过一份报告,说现在这些个“智能驾驶辅助”,在复杂路况下的碰瓷率着实不低。道理也简单,技术再玄乎,也赶不上人脑瓜子灵光。这“电子鹰眼”再灵敏,它也没法像人一样预见到熊孩子猛然蹿出来,或者电驴冷不丁儿变道。
再有那堆安防配置,什么9H4M笼式车身、核潜艇级钢材加持,听着就踏实。但不得不承认,这些玩意儿更大程度上是在“抚慰”咱。说到底,谁也不想自家座驾是“纸糊的”。但真正能保平安的,除了车子本身的硬实力,更要紧的还是驾驶员的习惯和交通敬畏心。
肯定有人要撇嘴,说我这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搁这儿鸡蛋里挑骨头。但咱实话实说,车这玩意儿,说穿了就是个工具。太多的花拳绣腿,反而容易扰乱注意力,增添驾驶风险。现在好多车企都在标榜“科技感”、“未来感”,但好像忘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一辆车最核心的价值,还是稳当、靠谱、实惠。
我一发小,前年一狠心,盘下一辆豪华品牌的SUV,各种新潮配置一应俱全。结果开了还不到一年,各种幺蛾子不断,修车修到怀疑人生。后来一咬牙,换了辆普普通通的合资车,配置没那么炸裂,但省心多了。
归根结底,购车这档子事儿,还是得重回理性。别被那些眼花缭乱的营销套路给迷花了眼。多想想自家真正需要啥,别让那些“看着很炫”的配置,变成日后闹心的源头。
与其追逐“孙颖莎同款”,不如想想自家能驰骋出啥名堂。安全至上,经济适用,才是硬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