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文旅上大分啊!夺冠免费游全国,亚军优惠照旧,这波营销赢麻了!

泰州文旅上大分啊!夺冠免费游全国,亚军优惠照旧,这波营销赢麻了!-有驾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2025年11月1日晚,南京奥体中心的记分牌定格在3:2,泰州队球员将队长周昊抛向空中的瞬间,看台上万件蓝色球衣汇成的海洋彻底沸腾。同一时刻,泰州凤城河畔的露天直播屏下,老大爷手中的茶壶忘了续水,街边面馆的老板娘扯着嗓子喊:“夺冠了!明天开始景区免费!”这场胜利早已超越体育范畴——决赛前三天,泰州文旅局发布的《致全国游客倡议书》引爆社交平台:“若泰州夺冠,5A级景区今年余下时间对全国免费;若获亚军,则对江苏全省及南京都市圈游客免费。”网友调侃这是“稳赚不赔的赌局”,而泰州用冠军奖杯将承诺兑成了现实。

免费清单里的民生温度

11月2日清晨,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售票处挂起“免票通行”的牌子。来自山东的自驾游客刘先生成为首位受益者:“原本计划花120元买门票,现在省下的钱够吃三顿蟹黄汤包。”这份“夺冠福利”覆盖了泰州最核心的文旅资源:5A级的溱湖湿地公园免费至12月31日,4A级的凤城河风景区八大景点(望海楼、学政试院、风水博物馆等)同步开放,连黄桥古镇的青石板巷都挤满了穿球衣的球迷

更精细的优惠设计透露出文旅部门的用心。李中水上森林景区仅免费6天(11月2日-7日),恰逢秋色最佳观赏期;千垛景区推出9.9元“白菜价”联票送游船,农民划着船在金色花田里吆喝“买票送螃蟹”;凤城河夜游画舫半价后,船娘们新增了讲述泰州足球故事的解说词。本地民宿老板算过一笔账:免费政策虽减少门票收入,但游客停留时间从0.5天延至1.5天,餐饮住宿消费反增三成。

双赢逻辑背后的城市智慧

泰州文旅局长的手机里存着两份预案:夺冠版宣传稿用红色标题,亚军版改用蓝色。这种“无论胜负皆大欢喜”的策划,源于对城市禀赋的清醒认知。泰州在长三角文旅版图中常被形容为“低调的实力派”——拥有全球唯一的溱潼会船非遗,凤城河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水系,但知名度始终不敌苏杭。2024年《求是》杂志刊登溱潼会船照片后,游客量才迎来爆发式增长

体育营销与文旅推广的嫁接并非偶然。早在6月苏超联赛启动时,泰州就推出“凭球票免费游48家景区”活动,甚至为客场球迷提供早茶优惠。这种开放心态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属地思维:决赛对手南通市随后宣布,姓名含“南”或“通”的游客可免票游览11个景区。两地默契地将竞争转化为共同引流,印证了长三角文旅一体化的趋势。

从足球到早茶的城市IP裂变

夺冠次日,留芳茶社的烫干丝销量翻倍。安徽游客小陈举着手机直播:“早茶免费活动到12月底,一碗鱼汤面加蟹黄包才20元!”泰州早茶集团的数据显示,联赛期间早茶店日均接待量超5000人,“干丝制作技艺”短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破亿。这种“文旅+美食”的联动早有伏笔——2021年泰州就提出“早茶上高铁”计划,试图将地域饮食文化植入全国流量通道

更深层的IP塑造藏在细节里。凤城河风景区的文创店推出“小望”玩偶足球版,冰箱贴上球员倒挂金钩的剪影;评书评话博物馆开设“足球与评话”特别展,老艺人用扬州评话演绎赛场绝杀球。文旅部门甚至与小红书合作,邀请博主拍摄“冠军城市24小时”vlog,将足球激情与水乡静谧糅合成新型旅行体验

古城新生的流量密码

免费政策带来的不仅是游客,更是城市形象的刷新。00后游客小赵在社交平台写道:“泰州不像网红城市那样拥挤,望海楼上看船帆点点,仿佛穿越回郑板桥画里的水乡。”这种慢旅行体验正是泰州追求的差异化优势——当周边城市热衷打造大型主题公园时,泰州坚持“小尺度更新”,用古盐运河畔的露天书吧、桃园的戏曲雅集留住深度游客

智慧文旅系统成为高效承接流量的基石。游客通过“泰州一键游”小程序能实时查看景区人流,免费公交接驳车根据球赛散场时间动态调度。大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夺冠后一周省外游客占比从35%跃至61%,北京、西安等远程市场增长显著。文旅集团负责人透露:“我们正规划‘足球+非遗’主题线路,让溱潼会船表演融入球队元素。”

体育与文旅的共生之道

泰州的案例折射出城市营销的范式转变。传统文旅推广多依赖风景宣传片,而泰州将体育赛事转化为情感纽带——球迷因球队胜利产生的自豪感,自然迁移到对城市的好感度上。这种情感绑定比广告投放更持久:夺冠后“泰州旅游”搜索量激增300%,旅行社紧急追加200间客房储备

长远来看,免费策略是培育潜在市场的投资。研究显示,首次免费游览的游客重游率高达42%,且更愿意尝试付费深度体验。泰州同步推出的付费项目数据佐证了这一点:溱湖湿地科普研学班报名人数翻倍,凤城河夜钓等小众活动开始盈利。这种“免费引流+服务增值”的模式,为二三线城市文旅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当2025年的初雪落在溱湖的芦苇荡时,泰州文旅局的年终报表上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苏超赛季带动旅游收入同比增47%,酒店平均入住率创89%新高。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城市气质的蜕变——足球场上的拼搏精神已渗入古城肌理,码头工人会指着凤城河游船对游客说:“那艘画舫叫‘冠军号’,和我们球队一样冲劲十足!”体育与文旅的这次握手,证明了一座城市敢于分享,才能获得更多;懂得创造共赢,才能真正长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