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

荷兰打算彻底拒绝中资介入,再次加大对安世半导体的争夺力度,动作明显升级。

安世中国区迅速发出声明,明确划定了一条底线,和荷兰总部的指示做出了明显划清界限的动作。

没想到,中方的反应如此果断,已经让荷兰在内的整个欧洲都措手不及,还在欧洲引发了激烈的反响。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到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搞出个“半路抢盘”的招数,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一下子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这事儿得从2018年说起——那时候,安世半导体几乎快扛不住了,荷兰奈梅亨的工厂一半的生产线停了,员工们每天提心吊胆担心裁员,全球客户也都在陆续找别的供应商补缺。在这个关头,中国的闻泰科技出手,花了337亿元,把这家快要破产的企业给接了过来。

这七年来,中国团队几乎是亲力亲为,从生产线流程的调整,到芯片测试技术的升级,再到新市场的拓展,安世这边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功率器件行业的排名也从第11位一路飙升到第3位,一年能销售上千亿颗芯片。像宝马、大众这些欧洲车企的新能车,几乎一半用到的车载功率芯片都是从这里买的。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对于荷兰来说,安世每年交的企业所得税达1.3亿欧元,比被收购之前多了十倍还要多,连当地那些帮忙包装、运输的小厂都跟着捞了不少。

谁也没想到,9 月 30 号那天,荷兰政府突然出手了。他们标榜着“保障国家安全”,用本国的《商品供应法》一出,把安世中国籍的CEO的职位给停了,再把闻泰科技握有的99.7%的投票权交到第三方托管,也就是说,实际上把中资对安世的控制权给弄走了。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荷兰政府还说是怕“业务和知识产权流出欧洲”,但旁观者都清楚,这其实就是利用中美科技斗争的氛围,想把那些中资企业自己辛辛苦苦整起来的实力变成自己的筹码。这种完全不讲究市场经济规则的手段,不仅让全球做生意的人觉得匪夷所思,还直接把芯片供应链的“雷”给引燃了。

安世中国硬刚:不是没底气的 “软柿子”

荷兰那边一敲定“抢控制权”这事,咱们这边应对的步伐也紧跟着来了。10 月 3 号,也就是荷兰行动后的第 48 小时,中国商务部立刻发出了出口管制的公告,明确指出安世中国基地以及它的分包商,不能再出口国内生产的汽车用功率半导体、工业级 MOSFET这些关键产品。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这一下真正戳到要害了——安世在东莞的基地占了80%的终端生产能量,全球每十颗车用功率芯片里,有七颗都是从这儿生产的,欧洲汽车制造商超过12%的车载芯片需求,也都直接依靠这个基地供货。

没一会儿,安世中国区的职员又遇上了麻烦。10月18日上一班打开电脑,众人一下子愣住了:跟荷兰总部对接的工作账号和内部系统权限全都被封了,发信息都发不出去,要调生产数据也是调不到。

荷兰总部大概是想用这个办法逼中国区低头,但他们没想到,中国区直接来个“硬刚”回应。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10 月 19 号,安世中国区运营部发出了一份声明,讲话特别明白:安世中国就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做事得遵守中国的规则,员工只需要听国内公司的安排,那些没有经过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完全有权不理会。

这份声明绝不是摆摆样子,而是凭着真材实料。安世总部虽然在荷兰,芯片设计在奈梅亨,晶圆制造在英国曼彻斯特和德国汉堡,但有百分之七十的芯片,最终都要运到中国东莞进行封装测试——就是把芯片装到电路板上,还得检验能不能用的那一套。

东莞的设备这几年刚升级完毕,效率比欧洲那些老工厂还能高出个三成,而且测试标准无缝对接国内车企的需求。更关键的是,安世超过一半的芯片最终都卖到中国市场,就算不外销,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和工业设备制造商也能吸收不少产能。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在荷兰总部那边,没有了东莞工厂的成品供应,光有设计和晶圆产能也帮不上忙,根本无法向客户保证按时交货。

欧洲车企急眼:断供潮拖垮整条生产线

安世中国和荷兰总部那边僵持不下,最着急的还是欧洲的那些汽车大厂。10 月 16 号,欧洲汽车制造协会 ACEA 直接召集了包括大众、宝马、雷诺在内的16家主要车企,一起发布了份警示声明。

声明中提到,安世目前已经没法确保芯片按期交付,要是这问题不及时解決,整个欧洲汽车产业可能遭受到很大冲击。协会负责人西格丽德・德弗里斯在声明里表达得很着急,强调“赶紧寻个靠谱的办法”,因为车厂手上的芯片库存最多也就撑几周,一旦断供,零件工厂就会停产,汽车装配线也会跟着暂停。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这事儿可不能小觑,安世生产的那些微不足道的零件虽然看着不起眼,比如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但全球出货量都是行业领先;而车规级PowerMOS则排在第二位。欧洲汽车行业使用的逆变器,也就是新能源车供电的关键部分,里面有40%的芯片来自安世。全世界每五颗成熟工艺制造的芯片,里面就有一颗是安世出的。

而且啊,汽车芯片跟手机芯片可不一样,从设计到能装上车,还得花上一年半到两年时间,还得经过高温、低温、震动这些特别苛刻的测试,要找个新供应商,光认证这一步就得几个月,想提升产能也得好一阵子,根本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没几天,危机就真出现了。安世对欧洲客户的交货率,从原本的 95% 急剧掉到 3%,原来 8 周就能拿到货,现在得等超过 52 周。

德国大众在狼堡的工厂里,那两条专门生产新能源车的线索,直接停掉了。工厂里的员工要么轮休,要么只能闲着等,按大众内部的测算,光一天的产值就少了1亿欧元。

宝马在慕尼黑的工厂遇到更大的难题,高端车型的交货时间,从原本的3个月延长到6个月,结果很多客户等不住了,直接转头去了特斯拉或者比亚迪。销售团队每天都在开会琢磨对策,可也留不住多少订单。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法国雷诺和意大利菲亚特也都公布了减产消息。就前两周来,欧洲的汽车企业损失已经超过35亿欧元,1.2万名工人面临临时失业,不少工厂甚至开始跟员工商量“无薪休假”的事宜。

这会儿荷兰政府也没了之前那股劲头,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赶紧出来说话,表示要跟中国官员见面聊聊解决办法,还反复强调“没有跟美国串通”。

其实市场早就表达了态度——安世的芯片材料在经销商那儿变成了“抢手货”。有些经销商干脆停了报价,等着价格上涨;还有的直接锁住存货,只向老客户提供少量供应。全球电子产业的成本压力一下子就飙升起来,连为汽车配件的厂商都不得不跟着涨价。

断绝权限,安世中国反击荷兰总部命令,欧洲汽车企业焦躁不已-有驾

到头来,荷兰原本打算借助别人的力量压制中国企业,可没想到自己居然离不开中国的产能,结果一不小心把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拖入了泥潭,反倒成了国际上的笑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