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眨巴眼,昔日的新能源车界“窜天猴”哪吒汽车,怕是真的要熄火喽。
这话听着玄幻,想当年,它可是把“蔚小理”揍得鼻青脸肿,销量噌噌往上蹿,一时风头无两。
可眼下呢?
破产的流言蜚语满天飞,掌舵人被扒皮润去海外,经销商组团上门讨债,活脱脱一出年度狗血剧。
咱先掰扯掰扯这事儿。
2022年,哪吒汽车卖了十五万多辆,连理想都被它挤兑到一边。
那会儿大家伙儿都说,国产新能源这摊浑水里又搅进来一匹黑马。
可好景不长,三年不到,4S店里灰尘都结了茧,车主们的售后电话永远占线,金主爸爸们更是哭都没地儿哭去。
老周当年可是亲自下场站台,360哐哐砸了近三十个亿,现在看来,这钱八成是要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红杉资本、深创投这些大佬,两百多亿的真金白银砸进去,也没能把哪吒从泥坑里拽出来,反倒是越卖越拉胯,一辆车能亏掉八万,简直是烧纸都烧不出个响儿来。
更抓马的爆料是,有金主爸爸放风,哪吒汽车的CEO张勇早就给自己捯饬好了去英伦的签证,现在人已经在伦敦喂鸽子了。
这消息一出,舆论的锅直接炸了。
这事儿,扒开皮看,可能觉得是哪吒汽车自己不争气。
但再咂摸咂摸,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儿。
为啥当年能窜到销量榜首?
说白了,就是靠“白菜价”。
用低价换市场,这招在起步阶段确实管用,但长远来看,根本玩不转。
这就好比盖楼,地基都没夯实,垒再高的空中楼阁,也早晚要塌。
哪吒汽车的命门,就在于它缺乏独门绝技。
自动驾驶团队散伙,电池供应也出了岔子,只能靠东拼西凑,这样的车,谁敢拿真金白银去赌?
再说了,新能源汽车这块肥肉,现在越来越难啃了。
小米、比亚迪这些巨鳄下场,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人家有技术傍身、有银子撑腰、有牌子加持,哪吒这种靠低价跑量的,自然就显得底气不足。
这就好比一场长跑,起跑领先不算啥,关键是看谁能笑到最后。
当然,也有人放风,说泰国财团要来接盘,甩出一百亿泰铢的救命钱。
但行内人悄悄透露,这钱要先填上三十亿的窟窿才能到账,能不能真正盘活哪吒,还真得打个问号。
这就像是望梅止渴,水还没到嘴边,就已经被雁过拔毛,七折八扣了。
现在最坐立不安的,估摸着就是老周了。
360的股价应声跳水,股民们都在骂他“好好的本职不干,非要蹚浑水”。
这事儿也给其他互联网大佬敲了个警钟,造车这玩意儿,可不是光有钞票就能玩得转的。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原因归咎于哪吒汽车的经营不善时,是不是忽略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腥风血雨?
这个市场,技术迭代快,政策风向也变得勤,稍一走神,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回头看看,哪吒汽车的崛起,就像是流星划过夜空,一闪而逝。
它曾给我们带来希望,让我们看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潜力。
但最终,它还是折戟在了残酷的市场竞争中。
这或许也是一种宿命,毕竟,没有硬实力的企业,终究会被时代的大浪淘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