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开车通过路口,撞了个满怀”这事儿,恐怕不光是王某华会遇上,咱们每个司机早晚都要面对一回。路口本来就是麻烦事儿,尤其是没红绿灯、没人指挥手势的那种冷清路口,天天听着交警在那儿唠叨安全第一,轮到自个过的时候,还是脑瓜子大个包,琢磨着到底是我先走还是他先走?要不干脆咱俩一块儿等着?可惜,车上没法撒石子儿抓阄,再客气碰上没规矩的,那就是“用车说话”——谁心大谁开头。
你看,王某华就这么撞进了“普法案例”,该让的不让,想快不成还被扣分罚钱,这就是“法律懂了,路上的规矩还是没领会透”。你说,是不是每个司机一拿驾照,就真把考场上的“让行先行”那些口号给忘了?还是说,搁大马路上一看没人管,心想着“条条大路都是我家的,不服来追”?可你别说,这点心理不光司机有,换成行人也八成这样,等个绿灯干脆跳广场舞了,有时候也真怪不得大家,毕竟规则这玩意儿,明面上一套,现实中一滩泥,摊谁谁糊弄。
可问题来了,没灯、没人,路口一空,谁优先?你左瞧右望,觉得我这儿路宽点,理应我先过?还是想着我来得早,应该我先?结果明明“支路让主路”“转弯让直行”“右侧先行”三句话写得柜亮,可你临场还是拎不清。是不是记规则都记得跟背九九乘法表似的,背着背着就混?有多少人真的能在交叉路口不看条子不看人,自己就能判断谁厕身谁让?答案怕是没几个。
其实吧,交通法条并不复杂,但复杂的是人的心思。一到路口,往往不是谁先行谁有理,而是谁敢赌谁先慌。你瞅着对方傻站着,也不敢动;你想抢道又怕贻笑大方;你特地慢一下,还被后面摁喇叭催“太磨叽了”。久而久之,司机心里早就没了“让行”二字,全剩套路跟经验了,什么“谁先进谁硬气”。
这事说白了,其实就考一个字——“让”。让字不大,可真好了交通出了大事。让右边的,结果大家都往左看;该让直行的,转弯的偏抡方向盘往里蹭;主支路那点事儿,十辆车有九辆分不清。你说法律咋写,现实常有意外。中国司机这种左右逢源的本事,靠的大多是“感觉”,少的是规矩,也难怪交警三天两头发案例,弄得像搞批发一样。结果来看,这种“撞了个满怀”,未必都是路技问题,更多还是“先行权”这观念根本就没真落地。
咱们不妨想想,为什么有的国家人家一到没灯路口,大家一停,全靠秩序和彼此礼让,从来不见谁扑上去争“马路霸王”?而我们这,就算立了N个标识,画了无数条线,司机照样按不住心头火,一个不留神就来一句“快到家了,抢一把呗”。难道真是规则没说清吗?其实不是,是守规则比会开车还难,而这东西是刻进骨子里的,路口一到,心里有警铃,不是路边那几个摄像头提醒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安全第一”。
再说回那个案子,王某华不按标志标线让行,三分加百元罚款,其实已经算轻的了。要是碰上的是行人,后果更糟糕。很多人以为交警抓那么细是找事儿,其实不是。无灯路口那条“让优先通行一方先行”,要真能落到实处,马路上一半的险情都能刹住。可这玩意落不落得住呢?你可以罚一个王某华,但下一个李某刚、赵某圆马上又有了。说明什么?老司机和新司机都得反复温习让行三条,别怕麻烦,这钱和分就该为“不懂规矩”全民补课。
再琢磨琢磨,为啥官方案例要专门普及这些让行规则,还画图讲标志、变着戏法地普法?根本原因是不是大家都觉得“我会了”,但到了真事上却一团乱麻?信息时代啥都有,就是“真让路”看着稀罕,熙熙攘攘谁都不想多走一步,谁都怕吃亏。真让先,那是道德;不让,就是违法;可大多数司机心里都是“我看着办”。“见面三分情”,搁马路上就变成“我就插一脚,谁管我?”结果一起事故,警察来了法条掏出来,所有人这时候倒是老实了,认罚认分,心里还惦记下次能不能蒙混过关。
其实有时候我在路边看,有的司机开得再慢,到路口也一头雾水左右观望,但真遇到那种“老法师”,不抢道不催促,一站一让,马路就是顺溜。规矩这个东西,其实不是写在纸上的,是每个人心里都得装一份儿。你让别人一次,马上别人也不会跟你死磕,各让一步,命运掌控在你手里,而不是干趴在保险杠和警灯下。天天见案例,天天有教训,可惜不少人就是学不会。你说,把交规印在方向盘上,有没有用?我看都未必,就怕有些人刻意当成“考试内容”,考过了就撂一边。



再说回跟老司机做对比,中国人过路口为啥老喜欢猜拳抢占?讲面子讲速度,开车讲点关系更重要。你看那些影视剧,朋友见面都喊“一路顺风”,可真到路口上,交个谁都愿意抢头阵。大家都想“快”,却没人想到“慢才安全”。有的人甚至鼓励“见缝插针”,觉得稳不如快,后车都在催、前车磨磨唧唧。我跟你们说啊,有的事能慢不能抢,正所谓“快也一分钟,慢也一分钟,总不能把命送给马路吧?”你争这一会路权,将来后悔还找谁去?
想一想,那些冤枉事故,不都是从“不守让”闹出来的吗?交警唠叨再多,倒不如大家心里都敲把警钟。你说文明城市,安全出行,天天都是口号。可哪个能保证,开一天车,都在每个路口清清楚楚让行?如果有一天,咱们每个中国司机都能自觉在黄灯前减速,在路口跟对方说个“您先走”,那才算把规矩“开”在了心里。那时候,大街小巷可能才真的少了“吵架”、“顶牛”、“剐蹭”的新闻。
你得承认,法律再清楚,规则再明了,也要人真听得进去。有灯没灯,有人没人,条条规矩归根结底是让大家安全回家。你要是真指望摄像头指哪、你就去哪,那早晚出岔子。“开车上路,要懂技术,更要懂规矩”,别怕让行,多让一让,少犯一回错,省钱省分还省了烦。否则,“撞了个满怀”就成了马路生活的常态,还得交警天天给大家补课,咱这文明路就和“安全第一”离得越来越远。
最后,我想问咱们在马路上混的司机兄弟姐妹一句:“下次走到没灯的路口,到底能不能笑一笑,打打手势,真诚让别人先走?”学好条款不如记住“我让他一回,道路畅通一片”,命也保住,烦恼也少,大伙不就都赢了吗?所以说啊,该让就让,该慢就慢,多一份尊重,少一场事故,咱的路才越走越宽。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