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陈振
来源 | 财经八卦(ID:caijingbagua)
引言:销量连续3个月增长,月销超过90万辆,正在新能源车企互相卷上天的时候,估计谁也想不到,油车竟然又杀回来了!
去年新能源的渗透率首次超过了50%,许多人都说油车行业的天即将塌了。没想到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渗透率又一度下降到了42%。
然而随后其渗透率却一路上涨,截止到今年9月这个数据再创新高到了57.3%。
而也正是在9月,随着各大油车8月业绩的出炉,大家惊讶的发现,在电车高歌猛进的同时,油车也正在强势复苏。
许多车企巨头甚至公开表示,自己不会放弃油车的生产。油车好像又要杀回来了!
市场似乎就是如此变化莫测,从如今的市场态势来看,新能源要说自己赢了,好像为时尚早,甚至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一次说油车要杀回来,可不是开玩笑的,从一众油车的销售数据来看,未来汽车是否是“电气时代”还值得重新去定义。
在整个8月份,国内一共卖出了90.2万辆油车,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5%。
图源:中国汽车报
综合前8个月来看,今年1月到8月的油车销量,已经达到了874.7万辆,从这个增长趋势来看,追平去年全年如今或许已经没有问题。
至于和去年相比,今年油车销量会增长多少,这就非常值得期待了。一边是新势力铺天盖地的宣传小订爆单,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升高,一边却是油车的强势复苏,增长创造了年内新高。
如此矛盾反常识的情况,却真真实实的在市场上发生了,而且从汽车出口量来看,油车依然是稳居“老大”之位,新能源想要追赶恐怕还需要不少时间。
汽车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油车到底做对了什么,凭什么可以强势杀回?
多家巨头表示不会放弃油车
新能源“神话”破灭?
在各大新势力卷发布会,频频发布小订、大定爆单,在价格和配置上卷到极致,只为了把销量打上去的时候。
却猛然发现,自己在和同行新能源“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燃油车却用销量悄悄的将他们给“背刺”了,而且这“背刺”程度还不浅。
前面已经说到了,8月份的时候油车销量已经达到了90.2万辆,创造了今年增长新高。
另外一边8月份也是油车销量的第三个月增长,在今年油车销量已经出现了连续三个月正增长的情况。在九月底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大事,给国内一众油车着实打了一波气。
9月25号的时候,为上市长跑了21年的国内油车代表企业奇瑞,终于在港股成功上市。
奇瑞的成功上市,也使得它成为了继吉利、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零跑之后的又一车企。
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港股上的车企有一大半都是新能源车企,而奇瑞的成功,也无疑是给国内一众油车增加了不少信心。
1月到8月新能源的渗透率是55.3%,同时这也说明了油车依然掌握了45%的市场。
而现在油车的销量增长,更是证明了除了这45%,油车还有上升的空间。在今年年初的时候,随着去年全年油车销量的只有1398.9万辆,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17.3%。
面对如此“低谷”的情况,一众车企却高调宣布不会放弃燃油车的研发和销售,甚至会加大油车业务的投入。
比如吉利就在今年3月的高调表示,旗下的油车板块不仅仅不会收缩,还会加强。除了吉利外,一汽大众,东风本田这些车企也多次公开说,会继续加强油车投入。
当时有人以为他们只是说说而已,毕竟新能源的渗透率增长摆在那里。没想到这些公开表态背后,这些燃油车企实则已经憋着了一个又一个大招。
油车5万就能落地
能耗逼近电车
2024年对于国内汽车市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做为新势力的龙头车企比亚迪,喊出了一个口号“油电同价”,后来甚至喊出了“电比油低”。
随后电车并借着价格和配置等等一系列优势,迅速抢占市场,随着其渗透率的不断上升,油车甚至在一段时间里面,变成了市场“少数派”。
虽然去年电车的高歌猛进把油车打的一退再退,但是到了今年油车并没有再退,而是选择了彻底反击。
图源:网络
针对电车喊出的“电比油低”,不少燃油车企也喊出了“油电同智”、“油电并行”这样的口号,并且用实际行动,让那些原本想要买电车的车主转而心动油车。
从去年年底开始,为了在销量上扳回一局,油车也开始学起了许多电车搞优惠。许多车企甚至纷纷推出了一口价优惠。
比如上汽通用,就把昂科威PLUS版本的售价调整到了16.99万。而在此之前,与之前售价相比,相当于直接优惠了6万。
在一口价优惠的吸引下,这款车型销量很快那就迎来了暴增,单月销量达到了13540辆,同比暴增了198.2%。
随后越来越多的油车也纷纷“跟风”,许多车的售价甚至下探了之前难以想象的程度。比如5万的长安逸动,6万左右吉利的帝豪,7万的带全景影像的艾瑞泽顶配版。
不仅仅是价格优惠,在能耗上油车比之前更省油,如今油车的热效率普遍有43%,甚至更多,一些混动车型的能耗甚至直逼电车水平。
而之前电车的智能优势,如今也在慢慢的被油车补齐,不少车型甚至已经搭载了许多电车在使用的同款芯片,辅助驾驶、语音智能服务、车机生态,这些油车一样不少。
一些搭配了比较低阶智能的油车,则会用扩大车辆空间来补齐短板,比如把A级车身做成B级车身。
电车虽然更加省油,但是油车却比电车省电池,电车换一个电池最少需要几万。而多数油车基本上能开个十年以上,电车的电池可能用不到十年就要换。
在油车比之前更加优惠,更加省油,更加智能,更加大的时候,在和同样价位和配置的电车对比的时候,许多为了省油而去买电车的车主,势必会被吸引回来买油车。
如今随着油车逆势增长,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也进入了下一个白热化阶段。
另外一边,新势力也绝对想不到,和他们竞争的除了同行,让顾客考虑买油车而不买电车的,也有可能是物业。
卷上天的新能源
能否笑到最后?
有许多人下单电车,是想省油,然而当他们买回后发现,电车确实省油,可是有时候却并不好充电。新能源虽然改变了国内的汽车格局,但是也增加车主的出行焦虑。
许多人在买了电车之后,为了好充电,都准备在家里或者车位旁边安装了一个自用桩。
其实充电桩的安装非常的简单,甚至有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自己看着说明书就可以安装完成。
然而当许多电车车主到了真正要安装充电桩的时候,即使在没有技术难题的情况下,却发现安装一个充电桩并不那么容易。
首先就是充电桩的价格,其费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的地点,正常来说一个家用桩的安装,只需要4位数。
但是在一线城市,特别是这些城市里面的小区里面,充电桩价格就不一样了,在深圳的一些地方,这个价格变成了8万。
而在上海静安的小区里面,这个价格则飙升到了12万,在北京望京小区,最贵的充电桩甚至需要15万。无论是8万还是15万,都可以再买一部电车了。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小区安装充电桩,并不是想装就能装,你还得过物业这一关。
而网络上也不止出现一例,由于物业以电压不够和安全隐患等等原因,拒绝业主安装充电桩,而导致双方起纠纷的新闻。
安装不了私人充电桩,那就只能去共享充电桩充,平时还好,可以错峰充电,但是遇到了节假日或者周末,出行的电车不是在充电就是在找充电中的路上。
虽然全国充电桩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这个增长速度却始终赶不上电车的增长销量。特别是遇到大型节假日的时候,充电就会成为电车车主的一个“噩梦”。
在今年国庆部分热门城市的服务区充电桩,甚至出现了1到4小时的长时间排队现象。
一边是蹲在充电桩旁边,焦急的看着电量的增长,另外一边却是油车车主在加油的间隙,还能去加油站把便利店买瓶水再走。充电难的问题,正无形中劝退不少消费者。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而因为电车迅速增长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无形中也成为了油车夺回市去市场的契机。
从目前油车强力复苏看来,如今的新势力车企虽然已经完成了市场的弯道超车,但是市场对于油车的需求也不少,未来“油电并存”的情况相信会长时间存在。
写在最后
2025年前7个月,我国累计出口了368万辆汽车,和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8%。这三百多万辆车中,有130.8万辆是新能源,而这个数量也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84.6%。
油车和之前相比,虽然下降了7%,但是依然有237.3万辆,在出口方面基本上是断崖领先。
所以未来,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需,油车依然存在很大的市场,新势力的崛起,虽然成功让我们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并且实现了相关的技术领先。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汽车依然只是一个出行的工具,更耐用,更具性价比,才是多数人选车的普遍标准。
而在如今的油电之争之下,越来越多的性价比车型出现,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油车电车到底谁能笑到最后稍不可知,但是就目前而言,消费者肯定是获利最大的一方。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