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增程Ultra版上市,售价53.78万,两周可提车

最近问界M9又搞了个大动作,推出了增程Ultra甄选版,起步价直接干到了53.78万元,而且宣称最快一两周就能提车。

这消息一出来,圈里圈外不少人都炸了锅。

有说这车牛的,有说价格太高的,还有的在琢磨华为这步棋到底下得咋样。

咱今儿就唠唠这个事儿,看看里边的门道,顺便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其实要说问界M9,这车现在在高端新能源车里,地位那是越来越稳了。

问界M9增程Ultra版上市,售价53.78万,两周可提车-有驾

你看数据就明白,自上市后累计交付24万辆,官方还自信地说,现在每10台50万以上的新能源车里,有7台是M9。

这话说得挺横,不管是不是有点夸张,反正M9在这块市场里,算是有点“一骑绝尘”的样子。

为啥?

这背后其实有挺多门道。

第一,咱得承认,华为的智能化技术带来的附加值,在用户心里有点分量。

现在买车的人,尤其是愿意花五六十万的主儿,谁不想要点“黑科技”?

啥鸿蒙座舱,L3级辅助驾驶,语音控制,手机无缝互联,搞得跟变形金刚似的。

你要看市面上其他高端新能源车,功能也不少,但大部分车友用下来,感觉就是——华为的玩意,还是更“聪明”点。

其实想想也正常,毕竟人家华为在通信、AI、芯片这些领域都玩了这么多年,车企那点智能化技术拿到这比,还是差点火候。

再看这次新出的Ultra甄选版,其实就是在原有高配的基础上,又做出差异化——比如五座六座的选择、各种内饰配色、电动踏板、零重力座椅、21英寸大轮毂啥的。

简单说,配置和体验再往高端靠一靠。

比如那零重力座椅,这玩意儿以前是飞机头等舱的标配,现在问界M9直接全六座都给上了。

试想一下,出门自驾游,一屁股坐在这种座椅上,按一个键脚一抬,身体自然放松,开长途啥的简直质变。

21英寸大轮毂就更不用说了,视觉冲击力杠杠的,回头率绝对高。

表面上是各种细节升级,实际上是华为很懂高端用户的心理,钱都花到五六十万了,哪怕贵个两三千,体验要拉满才行。

而且,这次M9增程Ultra甄选版,交付周期直接压缩到1-2周,这其实是个很敢的动作。

问界M9增程Ultra版上市,售价53.78万,两周可提车-有驾

以前买高端新能源,动辄两三个月排队等车,那滋味多难受?

你想想,这帮能买M9的用户,谁不是时间宝贵、讲究效率?

华为这次直接推快交付,打得就是个“效率牌”。

甭管是年底冲销量,还是应对小鹏理想蔚来这些对手的节奏,这速度都让人有点意外。

说到价格,其实53.78万的起步价,已经对标甚至小压理想L9、蔚来ES8等一众对手了。

很多人说,现在新能源车价格不是越卷越低吗,问界怎么还敢涨?

其实华为这招叫“高打高走”。

你想想,五六十万的预算,目标用户本来就不是大众。

买得起的自有主见,买不起的也不会多看两眼。

华为敢这么定价,底气主要来自它的品牌影响力和科技含量。

你可以说贵,但你不能说人家不值。

关键这车还真卖得动,所以慢慢地,华为在高端新能源就有了话语权。

这里得说一句,问界M9虽然定价高,但配置分级做得很精细,你愿意多花点钱就能选更好的内饰、更智能的配置。

比如鎏金黑+赤茶橘内饰就比松露棕内饰贵个2000块,六座版还标配电动踏板,这些细节很容易打动那些苛求体验的用户。

你要知道,五十多万能买到华为的牌子、智能化,还有各项舒适配置,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挺值的。

再看看华为的增程方案,这也是M9吸引人的一个点。

问界M9增程Ultra版上市,售价53.78万,两周可提车-有驾

现在纯电车虽然宣传续航高,但大冬天或者长途高速,电量掉得飞快,很多人还是担心续航焦虑。

增程式这方案,实打实地解决了城市用电、远途用油的矛盾。

平时上下班充电,节能环保;假期自驾游,也不用担心高速上找不到充电桩。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大家都在说电车是趋势,但增程式其实才是当下最实用的解决方案。

这一点,问界M9确实给很多家庭用户吃了颗定心丸。

现在再看这个时间点,华为为啥赶在第四季度出这个新花样?

其实也是对准了年末的购车潮。

很多高净值用户年底要换车分红,或者大公司买车冲业绩,正是购车高峰。

华为这会儿更新配置、加快交付,目的很明显——抢这波热潮,把市场份额再扩大一步。

到明年,理想、蔚来、极氪、腾势这些对手都在发力,华为需要提前卡位,把品牌形象坐稳。

你别看问界M9现在风头正劲,其实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理想L9有家用大空间和舒适性,蔚来ES8主打服务和换电,腾势和极氪也都有自己的硬实力。

这些对手没一个省油的灯。

华为要稳住领跑,还得继续在智能化、体验和售后服务上下狠功夫。

现在大家都在拼技术、拼口碑,用户一有不满,社交媒体上就能发酵,品牌要是一夜翻车,损失就大了。

华为在手机时代已经吃过这亏,这次造车估计会更小心。

问界M9增程Ultra版上市,售价53.78万,两周可提车-有驾

说到体验,不得不说鸿蒙座舱这套系统。

现在谁都讲智能座舱,但鸿蒙这东西有几个硬核点。

首先开机快、响应快,没啥卡顿,地图、音乐、空调啥的都能一语唤醒。

手机互联秒连,还能把App直接投屏到大屏上,谁用谁知道,比很多传统车企那种“半成品”强多了。

再加上华为在操作系统、生态链这块的基础,M9开车用下来,整体感觉就是顺手,体验接近用了多年的手机。

另外,华为还把智驾做得很实用。

现在城区L2,部分高速L3,辅助驾驶体验很成熟。

你让家里老人孩子坐车,也放心。

再加上全车的音响、隔音、安全配置,体验很细致。

其实买这个价位的车,用户就是想“啥都不用担心”,上车开走就行,华为这点算是摸准了这种心理。

说到底,问界M9现在的玩法,就是“牌打得精、节奏走得快”。

用科技吸引人,用体验留住人,用服务口碑扩展人群。

华为这几年越玩越溜,完全不像传统车企那种慢吞吞、墨守成规。

后边市场变数还大,等理想、蔚来这些新车型铺开,竞争肯定更激烈。

但目前来看,华为这步棋至少没走错,M9销量和口碑都能打。

至于能不能一直领跑,就要看后续产品力和用户体验能不能持续拉开差距。

问界M9增程Ultra版上市,售价53.78万,两周可提车-有驾

最后说句心里话,53万多的价格确实不是谁都能随便掏的。

这注定了问界M9是个小众高端市场的产品。

但正因为如此,华为才敢把品牌、科技、服务都往高端拉。

其实买这个车的人,多半也不是“第一辆车”,而是“升级换代”。

对这类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体验和面子。

华为做车这么短时间就能混到这个份上,说到底还是国货的崛起,靠的是真本事。

你看现在的新能源市场,五十万往上的车型越来越多,合资品牌、豪华品牌、造车新势力都在“内卷”。

但不管怎么卷,最后还是看谁能给用户更好体验、更高的附加值。

华为敢这么玩,也说明它对自己的技术和品牌有信心。

未来能不能持续领先,得看产品力能不能不断进化,服务和体验是不是一直在线。

说白了,问界M9这次增程Ultra甄选版上市,是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又一次“加码”。

价格不便宜,但体验和配置确实拉满。

华为能不能凭借这股劲头继续带动中国新能源品牌向上突破,咱还得拭目以待。

反正现在这场“新势力大混战”才刚开始,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问界M9的这波操作,肯定会逼得其他车企加快创新和升级。

到时候,用户能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车,对咱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好事。

至于M9能不能一直卖火,明年市场就给答案。

毕竟,市场才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

所以说,这场高端新能源车的“华为式进击”,看着真带劲。

咱拭目以待,看华为能不能把这股“科技风”继续刮得更猛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