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友群里突然就炸开了锅,大伙儿都在传:本田NC750X,那台带自动挡的ADV,是不是真的“骨折价”了?
这消息一出,可把不少心水已久的摩友给整得心痒痒。
毕竟,这辆以DCT双离合变速箱为核心卖点的中量级休旅座驾,向来是那些追求省心、实用骑行体验的朋友们心头好。
可要我说,这事儿远没听起来那么简单,它价格的起伏,背后可藏着比“打折”更有意思的故事,简直就是一场关于“价值”与“选择”的深度思考。
咱先别急着掏钱包,也别光盯着那几个数字就下结论。
笔者的经验是,很多时候,表面上的“降价”不过是个烟雾弹,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这台车在市场变动中,究竟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便利和价值。
它压根儿就没官方宣布降价,可入手门槛确实比过去低了不少,而且这种“低”,是带着智慧和诚意的,它代表的,是一整套为骑行生活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那么,这价格的“障眼法”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它没降,可为什么大家又觉得便宜了呢?
这得从几个维度来细细品味。
首先,看官方定价,这就像是品牌的“基本盘”。
2025款NC750X DCT版本,它的建议零售价依然是9.18万元。
这个数字,和2024款是纹丝不动。
可要是你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看看两年前的2023款,那时候它的官方定价可是高达11.38万元!
瞧见没?
数字没变,但产品迭代中,你获得的东西却多了,而你付出的代价,却在无形中减少了超过两万元。
这不就是一种“加量不加价”的高级玩法吗?
它不直接喊“降价”,反而通过配置的升级和价格的持平,让消费者感受到更深层的“诚意”。
这种操作,就像你买东西,商家没打折,但偷偷把包装里的赠品提档升级了,你拿到手,心里是不是更乐呵?
再来,咱们把目光转向经销商的“小心思”。
官方虽然没有统一的降价公告,但终端市场从来都是风云变幻,各路神仙各显神通。
我身边就有位朋友,硬是从本地经销商那儿,把裸车价格谈到了8万元以内。
这就像是高手过招,得看你有没有本事去“砍”!
有些门店呢,虽然没法直接在价格上给出那么大的空间,但他们会以赠送首保、骑行装备,或者提供低息金融方案等方式,变相为你省下几千块钱。
这不就是咱们老百姓过日子,精打细算,能省则省的智慧吗?
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那才叫真本事。
提到“省钱”,二手市场更是个“捡漏”的好地方。
新车市场价格稳如泰山,可二手市场却因为新车的上市,变得异常活跃。
2025款一推出来,那些车龄三四年、里程数不大的准新NC750X,价格直接就掉到了6到7万元的区间。
更夸张的是,前阵子我还瞅见一台刚上牌十来天、只跑了区区700公里的改装准新车,车主报价也就9万出头。
这一下子,不仅省去了新车的购置税,连后期改装的费用都给省了,里外里能省下两万多钱!
这不就是典型的“花二手车的钱,享受新车的待遇”吗?
在二手市场里,藏着太多这样的宝藏,等待着有缘人去发掘。
所以,别只盯着那9.18万元的标签,这笔投入,你买到的可不只是一个自动挡的选项,它是一套经过本田精心调校的“实用主义骑行解决方案”。
如果仅仅从数字层面去对比,9.18万元确实比一些国产500cc级别的休旅车要高。
可你要是把眼光放宽,看看国际市场上的同级竞争者,比如宝马F750GS起步价就冲着11.59万元去了,杜卡迪Multistrada 950更是高达14.3万元。
这么一横向比较,NC750X的性价比优势,是不是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它就像是市场上的“绩优股”,虽然不是最便宜的,但它的价值,却远超同侪。
它最核心的竞争力,那份“灵魂”的存在,就是那个同级别里最触手可及的DCT自动挡。
这套双离合变速箱,是本田的看家本领,也是NC750X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的关键。
2025款还在这个核心技术上做了进一步的精进:低速换挡时的顿挫感,据说减少了45%!
在时速10公里以下缓行时,离合器的结合也变得更加丝滑。
想想看,在城市里堵车堵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你的左手不用再频繁地去捏合离合器,那种轻松感,简直是种解脱。
长途骑行时,左脚彻底解放,你可以更专注于路况和沿途的风景,身体的疲惫感也少了一大半。
这不只是一个技术的升级,更是本田对骑行体验的深度理解和优化。
它让骑行不再仅仅是机械的操作,而是一种更加纯粹的享受。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DCT,就是摩旅路上那把锋利的“利器”。
驾驭这台车,你会发现它实现了性能与实用的完美平衡。
那台745cc的并列双缸发动机,虽然账面数据只有58.6马力,听起来似乎不那么“暴力”,但它那270度曲轴带来的扎实低扭,却让起步和爬坡变得毫不费力,那种稳健,让你心里踏实。
配合14.1升的油箱,和高速巡航时低至3.2升每百公里的油耗,加满一箱92号汽油,轻松跑个400公里不成问题。
这彻底告别了长途骑行中四处寻觅加油站的焦虑,让你能更自由地规划路线。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它那“反向布局”的巧妙设计:你以为是油箱的地方,其实是一个足足23升的超大储物箱!
一个全盔,轻松就能塞进去,日常通勤连尾箱都省了。
每次停好车,随手把头盔一塞,不用再拎着沉甸甸的家伙四处走动,那种便利,你得亲身体验才懂。
它不仅省去了加装尾箱的麻烦,让车身线条保持了原有的简洁与流畅,更是给日常通勤和短途旅行带来了莫大的助益。
再也不用担心头盔没地方放,或者小物件无处安身,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骑行也更加从容。
配置方面,2025款更是做足了“补强艺术”,安全性和智能化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前代车型被诟病的前单碟刹,终于在2025款上得到了升级,换装了296毫米双浮动碟盘搭配双活塞卡钳,再加上双通道ABS防抱死系统。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
它意味着在高速巡航时,如果突然遇到紧急情况,你果断踩下刹车,车身依然能够稳稳地停住,给你带来十足的信心。
尤其是在满载行李,或者双人骑行的时候,这份制动力的提升,更是给了骑手和乘客双重的安全保障。
那种掌控感,就像是给你的骑行旅途,加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此外,老款智能配置不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新增的5英寸TFT全彩液晶仪表,显示效果鲜艳清晰,配合Honda RoadSync手机互联功能,导航信息直接投屏,音乐播放随心掌控。
骑行途中,你再也不用低头看手机,安全性大大提高。
那种科技感,那种人车合一的便捷,让每一次出发都充满了期待。
这下,咱们的“老伙计”也跟上了潮流,再也不必眼馋别人的智能配置了。
聊了这么多,这台本田NC750X,究竟是谁的“天选之人”?
又有哪些场景,它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呢?
在我看来,有三类人群,它简直是为你们量身打造的:
第一,是那些“通勤与摩旅两栖”的玩家。
城市里的拥堵,有DCT自动挡帮你轻松应对;长途的奔袭,低油耗和长续航让你高枕无忧;再加上那个23升的巨大储物空间,日常通勤的物品,周末短途的装备,甚至长途旅行的行囊,都能轻松装下。
这不正是我们对一台“全能型选手”最完美的期待吗?
它既能成为你城市穿梭的得力伙伴,也能是你探索远方的忠实座驾。
第二,是那些“新手入门”或者“务实派”骑手。
790毫米的座高,对身高1米7左右的骑手来说非常友好,双脚能够轻松着地,大大增加了驾驶信心。
低重心的设计,让它在操控上,表现得像街车一样灵活轻巧,丝毫没有ADV车型的笨重感。
再加上本田一贯的可靠品质,以及长达6年的延保政策,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新手的学习曲线和后期的使用顾虑。
本田的口碑,那不是靠吹嘘,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质量和稳定性积累起来的。
第三,是那些追求“省心长期持有”的摩友。
这台车的后期养护成本相当亲民,单次保养费用大约在500到800元之间,这比那些欧系大牌,比如宝马、杜卡迪,要便宜将近一半。
而且,本田的DreamWing网点覆盖广泛,售后服务非常便捷,这意味着你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靠谱的维修保养点。
养起来不心疼,售后还方便,这简直就是“居家过日子”的得力助手,让你能够更长久、更安心地享受骑行乐趣。
当然,没有一台车是万能的,有些坑,我们也要提前了解,避免“误入歧途”!
如果你是那种热衷于“野外撒欢”的越野狂热分子,那NC750X可能就不是你的菜了。
它离地间隙偏低,更适合在铺装路面上驰骋。
如果你非要带着它去挑战崎岖不平的非铺装路段,那底盘刮擦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到时候心疼的还是你自己。
它更像是个“铺装路面上的绅士”,而非“泥泞里的战士”。
再者,这台车原厂的坐垫,确实有些偏硬,而且宽度也相对较窄。
长时间连续骑行超过两个小时,你的臀部可能会感到明显的麻木和酸痛。
笔者的建议是,如果你打算入手这台车,最好提前就计划好,给它加装一个柔软舒适的坐垫套,或者直接更换一个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坐垫。
毕竟,骑行体验的舒适度,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享受每一次旅程。
还有一些细节配置,原厂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小遗憾。
比如,它没有提供USB充电口,也没有双闪灯功能。
本田在这些“人性化小细节”上,确实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后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自行加装。
至于原厂风挡,在雨天骑行时,视野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这也是一个可以考虑后期升级的部件,以进一步提升骑行感受。
所以,本田NC750X这事儿,它并非官方明文宣布的“大幅优惠”,而是前代车型价格下探,加上终端经销商的隐性让利,让它的入手门槛变得更为亲和。
古人云:“智者不惑于表象,而求其本真。”
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那些平实无华,却能长久相伴的细节里。
对于那些真正看重DCT自动挡带来的便利性,以及信赖本田一贯可靠品质的骑手来说,这9.18万元买到的,是“通勤不费力、摩旅不操心”的骑行体验。
毕竟,摩旅的终极奥义,并非比拼参数的极致,而是拥有一台能稳稳当当、长久地陪伴你抵达远方的可靠伙伴。
这份安心与踏实,这正是NC750X最核心、也最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每一次拧动油门,每一次感受风的轻抚,都是它在默默讲述着属于你的骑行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