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D和PFH的应用区别

IEC61508-2010标准定义了三种安全功能运行模式,包括低要求模式、高要求模式以及连续模式。在低要求模式下,安全需求的触发频率低于每年一次,例如汽车的安全气囊展开功能。相对地,高要求模式涉及的安全需求触发频率则高于每年一次,如汽车的紧急制动功能。而连续模式则指的是安全需求作为常规操作的一部分,例如重型汽车的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状态。

IEC61508-4-2010标准进一步阐释了PFD(需求发生时的危险失效概率)、PFDavg(需求发生时的平均危险失效概率)以及PFH(平均危险失效频率,单位为每小时)的概念。PFD和PFH是评估硬件随机失效的重要参数,但应用情境有所不同。

在低要求模式下,我们关注的是安全需求触发时的危险失效概率,因此采用PFD进行计算。由于概率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通常我们会使用PFDavg这一平均值参数来进行评估。而在高要求模式和连续模式下,为了更精确地反映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我们会计算每小时的故障概率,即使用PFH来评估危险失效的频率。

综上所述,对于低要求模式而言,计算极端情况下的安全请求故障频率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因此我们通过计算故障概率(PFDavg)来评估。而对于高要求模式和连续模式,则通过计算危险失效频率(PFH)来更精确地衡量设备的安全性能。

PFD和PFH的应用区别-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