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

很多人选择买新能源车时,心里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我怕续航不够。

实际上,这个顾虑已经让不少消费者在选车时把纯电动车慌慌张张地甩掉,转而选择了增程车。

增程车听起来具备了万金油的特质:灵活、可靠,还不怕充电桩的影响。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可是,真正用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增程车不再是那么美好。

很明显,增程车在初期的体验是高的。

它在价格上相对更亲民,智界R7的入门增程车型25万左右,而纯电版则需26万。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从成本考虑,增程车的确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再加上增程车型多配备四轮驱动,驾驶体验上也没让人失望,尤其在多变天气中更显稳定感,简直就像是为冒险家量身定做。

充电条件是切实考量购车时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没有家充的情况下,增程车似乎成了理想选择。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电与油双重保障,不怕找不到充电桩,更不怕电池没电路边抛锚。

然而,现实的用车体验往往会让人惊觉,增程车给的自由其实是个伪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增程车的短板逐渐显现。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续航问题首当其冲。

官方号称可以跑180公里,但开起市区后,实际续航最多也就120公里。

更糟的是,冬天一到,续航直接掉到了100公里左右。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想想日常用车两三天就得充一次电的日子,感觉真是疲惫。

充电的效率也糟糕透了,慢充要一晚上,快充也得一个小时起步,能不能让人安心出门都成问题。

加速和动力的波动是另一个让人挠头的地方。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有电时还好,电池没电时车辆表现得犹如蜗牛,让人不禁怀疑自己的驾驶能力。

往日挺刹的颜面,在这一刻瞬间消失。

油耗同样不是个轻松的话题,因为用油的时候总会有种强烈的浪费感,有时候居然会因为开始怀疑人生而烦躁。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最终,增程车的驾驶体验也不再那么愉悦。

原本以为的静音空间,却在电池没电时被噪音与震动所侵占,那种惬意荡然无存。

每次开车都像是在过山车,期待的舒适感变成了焦虑的来源。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这时候,心里对油的负担与电的安心开始产生了巨大矛盾。

最终的结果就是,决定将增程车甩在身后,转向纯电动车。

换车的那一刻,一种重生的感觉涌上心头。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假如说增程车是走过场,那么纯电车则是玩出色。

纯电动车不仅充电快,更有穿越城市的SUV的畅快,加上对于续航的恐惧已被克服,似乎整个用车体验立刻提升了档次。

正常出行耗电不算太多,400公里的续航也是常有的事,长途出行时特意规划充电,就更不担心了。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充电的便利性真是让人惊叹,不同的充电桩总能把电瞬间补好,充电20分钟便可行驶近500公里。

即便是节假日的带着家人出行,提前安排的充电方案也能让旅途更加轻松愉快,根本不需要像之前那样为充电而惶惶不安。

从增程到纯电,选择的过程其实是在寻找更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虽然不是说增程车完全不好,但本质上是全能配置未必能带来优质体验。

真正的优雅与实用,反而是把核心需求抓得更精确。

最终,选择纯电车型,无疑让日常出行更加省心与顺畅。

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真实体验让我明白二者的巨大差别-有驾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频繁长途出行的情况其实屈指可数,只有真真实实的每一天,才值得我们追求更好的出行方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