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聊一个让很多有车的朋友都头疼的事儿:变速箱油。
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车子开得好好的,里程表刚跳过三万公里,4S店的电话就追过来了,热情地建议您给爱车的变速箱做个“深度保养”,换个变速箱油。
听起来是为车好,但一套下来,报价动辄几千上万,心里就犯嘀咕了:这钱,到底该不该花?
换早了,是不是在交智商税?
要是不换,会不会把车给开坏了?
这事儿确实不能想当然,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揉碎了,说明白。
首先得弄清楚一个基本事实,变速箱是汽车里头一个特别精密、也特别金贵的部件,尤其是现在的自动挡变速箱。
它不像发动机那样简单直接,内部结构复杂得很,有阀体、电磁阀、离合器片、各种齿轮组,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极高。
原厂给您的车加的变速箱油,也不是普通的润滑油那么简单。
它在几万公里的行驶中,已经和变速箱内部的各个零件形成了一种“默契”。
这油里面会均匀地悬浮着一些从离合器片和齿轮上正常磨损下来的微小金属粉末。
您别一听有粉末就害怕,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微小的颗粒反而能增加油液的摩擦力,填补一些细微的磨损间隙,让变速箱在换挡的时候更平顺,这是一种已经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
这时候,如果听信了一些不专业的建议,过早地、用一种很激烈的方式去换油,比如现在很流行的“循环机换油”,就可能好心办坏事。
循环机换油的原理是用新油把旧油顶出来,听着很彻底,但如果操作不当,机器的压力过高,就可能把原本安安分分沉淀在油底壳的那些油泥、杂质给冲起来,然后堵塞到阀体里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油道里。
这就好比给家里的自来水管来了一次高压清洗,结果把管壁上的水垢冲下来,全堵在水龙头的小滤网里了,水流自然就不顺畅了。
变速箱也是一个道理,阀体一堵,您开车时就会明显感觉到换挡顿挫、冲击,甚至出现车辆无法正常升降档位的严重问题。
特别是对于一些上了年头的老车,内部零件本身就比较脆弱,这么一折腾,无异于雪上加霜,本来没毛病,换完油反而要去大修变速箱,那费用可就不是几千块能打住的了。
所以,很多老司机和有经验的修理师傅都说,变速箱油不能瞎换,不是换得越勤越好。
那些血淋淋的教训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出租车司机十万公里换油,结果操作不当,直接把离合器片给整报废了;也有的车主六万公里换油,本来是正常的保养里程,但换完之后车子低速行驶时咔哒咔哒响个不停,让人开着都心慌。
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不是出在“换油”这个行为本身,而是出在“怎么换”和“用什么换”上面。
那么,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最权威、最可靠的参考,其实一直在您车上,就是那本被很多人扔在手套箱里,可能从没翻开过的《汽车用户手册》。
这本小册子是汽车厂家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进行无数次测试后,总结出来的最科学的保养指南。
关于什么时候换,手册上会有明确的建议。
一般来说,手动挡变速箱结构相对简单,油品的工作环境也没那么恶劣,通常建议在六到八万公里左右更换。
而自动挡变速箱,包括AT、CVT和双离合DCT,由于结构复杂,对油品要求高,大部分车型的更换周期建议在六万到十万公里之间。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准值。
您还得结合自己的用车环境来判断。
如果您每天都在城市里堵车,走走停停,变速箱频繁地在低档位之间切换,油温经常很高,那它的工作强度就很大,可以考虑比手册建议的里程提前一到两万公里进行更换。
反之,如果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跑高速,路况很好,那适当延长一些保养周期也完全没有问题。
除了看里程,也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如果您的车开始出现换挡不顺畅、有明显的冲击感,或者加速的时候感觉发动机转速上去了,但车速提不起来,有打滑的感觉,再或者油耗莫名其妙地升高,那很可能就是变速箱在提醒您,该检查一下它的“血液”了。
您也可以自己检查一下变速箱油尺(如果您的车有的话),如果发现油液已经从原本清澈的红色或者黄色,变成了肮脏的黑色,并且闻起来有一股烧焦的糊味,那就别犹豫了,赶紧换。
其次,是用什么油。
这一点比什么时候换更重要,可以说是性命攸关。
变速箱油绝对不能乱用,不同类型的变速箱,AT、CVT、DCT,它们需要的油品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输血不能输错血型一样。
AT油需要满足液力变矩器的传动需求,CVT油的核心是保证钢带和锥轮之间有恰到好处的摩擦力,而DCT油则要同时伺候好两套离合器和齿轮组。
用错了油,轻则导致换挡逻辑混乱、顿挫磨损,重则直接烧毁变速箱。
所以,最保险的选择就是使用原厂指定的专用油。
虽然它可能比外面副厂的油贵一些,但这是最稳妥的保障。
因为原厂油的配方,包括里面的各种添加剂,都是根据您这款变速箱内部的摩擦片材质、密封圈材料、电磁阀特性来专门调配的。
您为了省几百块钱换了不匹配的油,万一导致油封被腐蚀漏油,或者离合器片提前报废,那后期维修的费用就是成千上万了,得不偿失。
最后,就是怎么换。
如果您选择去修理店更换,一定要找一家靠谱的、有资质的店,并且最好能全程在旁边看着。
一个专业的换油流程,细节是骗不了人的。
师傅在拆下油底壳后,会先仔细清理油底壳底部磁铁上吸附的金属屑,这能反映出变速箱内部的磨损情况。
换油的时候,必须同步更换新的变速箱滤芯和油底壳密封垫,这是标准操作。
拧螺丝的时候,负责任的师傅会使用扭矩扳手,确保每个螺丝的力矩都符合标准,拧太紧会损坏螺纹,拧太松又会漏油。
加注新油后,并不是就完事了。
师傅会发动汽车,让您在原地把所有档位都挂一遍,让新油充分循环到变速箱的各个角落。
最关键的一步是,他会把车开出去跑一圈,让变速箱油温升到正常工作温度,比如八九十度,然后再回来,在车辆处于运转状态下,重新检查油位。
因为变速箱油热胀冷缩很明显,油位加多了或者加少了都不行。
加多了,高速运转时油液会被搅出大量泡沫,影响润滑和散热;加少了,则会导致部分零件润滑不到位,造成干磨。
很多换油后出现问题的车,就是栽在了这最后一步的细节上。
总而言之,对待变速箱油,我们既要反对4S店那种为了业绩而产生的“过度保养”焦虑,也要摒弃那种“能开就不管”的侥幸心理。
科学的态度是:以用户手册为纲,结合自身用车习惯,观察车辆状态,选择正品油液,寻找专业店家。
别让盲目换油掏空了您的钱包,也别因为拖延不换,最后在路上抛锚,把省下的保养钱加倍地还给拖车公司和修理厂。
朋友那辆十五万公里没换油的车在高速上直接罢工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说到底,做一个聪明的车主,不是省下每一次保养费,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让爱车健健康康地陪伴我们更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