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智界账号错发风云A9L宣传,尹同跃震怒,必须严查严惩责任人

最近车圈里发生了一件事,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甚至有些生气。

事情是这样的,7月8号,奇瑞汽车给自己家的一款新车,叫风云A9L,开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

这本来是奇瑞自家的大喜事,要向全国人民展示自己的新产品。

奇瑞智界账号错发风云A9L宣传,尹同跃震怒,必须严查严惩责任人-有驾

可怪就怪在,在搞网络直播的时候,他们竟然用了“智界”汽车的官方账号。

这一下,直播间里可就热闹了,不过不是喝彩的热闹,而是充满了疑问和批评。

没过多久,直播信号就被掐断了,留下一头雾水的网友。

这件事迅速发酵,很多人都在问,奇瑞这到底是在唱哪一出?

合作才半年,怎么就闹出这种事来?

咱们先得把这几个名字搞清楚。

奇瑞,大家都很熟悉,是咱们国家一个很有名的老牌汽车企业。

智界呢,是奇瑞和华为合作搞的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走的还是高端路线,全称叫“华为智选车”。

简单来说,就是这款车从技术到销售,华为都深度参与,几乎可以说是贴着华为的标签在卖。

风云A9L呢,则是奇瑞自己本家的,跟华为没有直接合作关系的新能源车。

奇瑞智界账号错发风云A9L宣传,尹同跃震怒,必须严查严惩责任人-有驾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这就好比,你关注了A品牌的官方店,结果它直播卖起了B品牌的东西,这换谁谁不迷糊啊。

当天直播间里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尴尬。

很多网友点进智界的直播间,本来是想看看华为和奇瑞合作的成果有什么新消息,结果屏幕里大谈特谈的是奇瑞自己的风云A9L。

评论区立刻就炸了锅,大家都在问“这是跑错片场了吗?”“拿合作方的账号给自己家打广告,吃相是不是太难看了点?”面对潮水般的质疑,运营人员估计也是慌了神,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黑屏,切断信号。

这个举动更是火上浇油,被网友们调侃说“关直播的速度比造车快多了”。

事情发生后,很快就有一位自称是智界员工的人出来道歉,态度看起来很诚恳,还用了好几个感叹号,说要“严格管住”账号。

但是,这样的道歉并不能让大家信服。

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小编手滑误操作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一个官方账号的直播内容,背后肯定是有策划和审批流程的。

动用合作方的核心宣传资源,去为自己家的另一款产品引流,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恐怕比一个简单的“管理失误”要严重得多。

这不仅是对合作伙伴华为的不尊重,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一种消耗。

奇瑞智界账号错发风云A9L宣传,尹同跃震怒,必须严查严惩责任人-有驾

要真正理解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咱们得看看华为和其他车企的合作模式,尤其是跟另一家合作很成功的赛力斯对比一下。

华为现在和车企合作,最深的就是这个“智选车”模式,问界和智界都属于这一类。

在这种模式下,华为不只是提供一个零件或者一套系统那么简单,而是从产品的设计、定义,到后面的营销、销售渠道,都全面介入。

可以说,华为是把自己的品牌声誉都押上去了,消费者买单,很大程度上也是冲着“华为”这两个字去的。

我们看看赛力斯是怎么做的。

当初赛力斯和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时,可以说拿出了全部的诚意和家底。

生产、销售几乎是全权交给了华为来主导,自己甘当“绿叶”。

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换来了什么呢?

问界品牌一飞冲天,从问界M7的改款大卖,到问界M9月销量轻松突破一万五千台,成为高端新能源市场的一匹绝对黑马。

赛力斯也因此从一个不知名的车企,一跃成为行业焦点,股价大涨,实现了翻身。

奇瑞智界账号错发风云A9L宣传,尹同跃震怒,必须严查严惩责任人-有驾

这就是全身心投入合作得到的回报。

回过头来看奇瑞,就显得有些“三心二意”了。

就在今年5月份,奇瑞的董事长尹同跃还公开表示,要向华为学习,合作中“有分歧就听华为的”。

这话言犹在耳,结果就发生了用智界账号给自家风云车引流的事件,这无疑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奇瑞的心态,其实很多人都看得明白,就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摇摆。

一方面,它非常渴望得到华为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产品力;但另一方面,作为一家有深厚底蕴的老牌车企,它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主导权,总想着要把自己的“亲儿子”品牌,比如风云系列,也一并带火。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想法,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容易导致内部资源的冲突和战略的混乱。

结果就是,智界S7从去年发布以来,就一直被交付延迟的问题困扰,好不容易产能跟上了,现在又在品牌宣传上出了这么大的岔子。

我们再看看冰冷的销售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根据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份,智界S7的销量是2459台。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奇瑞智界账号错发风云A9L宣传,尹同跃震怒,必须严查严惩责任人-有驾

连问界M9一款车月销量的零头都不到,甚至还不如奇瑞自家的瑞虎9卖得多。

市场是不会骗人的,消费者用钱投票,已经清晰地表达了他们的态度。

大家看得出来,谁是真心实意地合作,谁又是心猿意马地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所以,这次直播事件,我们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场公关危机,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奇瑞在与华为合作中的深层次问题。

如果这件事华为事先不知情,那说明奇瑞单方面破坏了商业合作中最基本的信任原则,这是非常严重的。

如果华为知情并且默许了,那问题可能更复杂,这会让消费者对“华为智选”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产生怀疑。

一个品牌的价值在于其清晰的定位和独立性,如果智界的平台可以随意为其他品牌服务,那它自身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对于奇瑞来说,现在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处理几个负责人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一次从上到下的深刻反思。

必须要想清楚,与华为的合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想集中全部优势资源,打造一个真正能与问界抗衡的高端智能品牌,还是只想把华为当成一个技术供应商和流量获取的工具?

如果战略目标不清晰,内部思想不统一,那么再好的技术,再强的合作伙伴,也难以挽救一个方向不明的品牌。

历史上有过类似的教训,比如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观致汽车,就是因为内部战略摇摆不定,最终走向了失败。

奇瑞必须警惕,不要让智界重蹈覆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