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部长赞荷兰“明智”接管安世,却恐将自家车企推向停产深渊

好家伙,这世界有时候真比小说还精彩。德国那位经济部长舒尔茨先生,对着镜头一脸严肃地说,荷兰政府“接管”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这事儿干得漂亮,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我听到这话,差点把嘴里的咖啡喷出来。明智?大哥,你确定你看的是同一份简报吗?还是说成年人的世界里,管“自断臂膀”叫“明智”?

这事儿一出,欧洲那帮开车企的老板们估计集体失眠了,心里头一万匹羊驼奔腾而过。你德国的经济部长给荷兰的行为站台,咋就不问问自家大众、宝马、奔驰的兄弟们,他们库房里的芯片还够撑几天的?这操作,简直就像邻居为了防火,把自己家厨房点了,还一个劲儿地夸自己有先见之明。

咱们把时间倒回去一点,看看这出戏是怎么唱起来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这名字听着可能有点陌生,但在汽车圈里,那可是响当当的角儿。它本来是荷兰巨头恩智浦旗下的一个部门,后来被咱们中国的企业给全资收购了。这么说吧,全球超过两万家公司都得看它的脸色吃饭,从奔驰、宝马到丰田、本田,再到国内的比亚迪、蔚来、理想,谁家的新能源车里没几片安世的芯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这个圈的。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安世是绝对的龙头。

本来这买卖做得风生水起,中国企业接手后,安世的业绩不降反升,毛利率直接拉高20%,营收蹭蹭往上涨了三亿欧元。这简直就是一桩跨国联姻的典范,双赢的局面。可就在今年9月30号,荷兰政府突然翻脸了,一道命令下来,把安世的资产给冻结了,还把中方的管理层全给“请”出了董事会。理由?“威胁国家安全”。这个理由真是万金油,哪儿需要往哪儿抹。

德国部长赞荷兰“明智”接管安世,却恐将自家车企推向停产深渊-有驾

最逗的是这个时间点。就在荷兰政府动手的头一天,也就是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刚巧不巧地更新了一版针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条例。新规的核心意思就是,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公司,它在全球控股超过50%的子公司,都得跟着一起“享受”制裁待遇。巧了,收购安世的闻泰科技,早就上了美国的实体清单。所以你看,美国人前脚刚把规则写好,荷兰人后脚就把刀递了过去。这配合打得,比世界杯决赛还默契。说这里头没点猫腻,鬼都不信。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位德国部长舒尔茨先生的“明智”发言上。德国《明镜周刊》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嘲讽荷兰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德国汽车协会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马发了个声明,大意就是:大佬们,别玩了,再玩下去,我们德国的汽车生产线就要停摆了!安世在中国东莞的工厂,承担了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咱们这边只要轻轻一掐,欧洲那边就得集体“断炊”,仓库里的存货最多也就撑个20天。

大众汽车已经怂了,两条生产线改成单班制,还放话下个月要是再没芯片,就准备全线放假。宝马也开始玩起了“选择性安装”,造出来的车先缺着零件停在停车场,等芯片到了再补上。这画面感,是不是特强?一排排崭新的豪车,就因为缺个小小的芯片,只能在工厂里晒太阳。这哪里是制裁中国企业,这分明是在给自家的工业体系釜底抽薪。

所以说,舒尔茨部长的那番话,听起来慷慨激昂,实际上是把自家兄弟往火坑里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政治正确或许能让你在某些场合赢得掌声,但解决不了工厂里工人的饭碗问题。一旦因为这波操作导致德国车企大规模停产,引发失业潮,那遭殃的可就是最普通的德国老百姓了。不知道到时候,舒尔茨部长还有没有勇气站出来说,这也是个“明智的决定”?

德国部长赞荷兰“明智”接管安世,却恐将自家车企推向停产深渊-有驾

这整件事看下来,就像一场荒诞剧。一个原本靠着中国资本焕发第二春的欧洲企业,因为一场远在天边的政治博弈,硬生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那些跟着摇旗呐喊的政客们,似乎忘了自己国家的命脉,恰恰就系在这些他们急于摧毁的全球供应链上。他们以为自己是棋手,殊不知自己也只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罢了。这出戏接下来怎么演,我们不妨泡杯茶,慢慢看。毕竟,被自己人背后捅刀子的感觉,肯定不好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