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执行新交规,所有时速超25公里的两轮三轮电动车被划归机动车管理,必须持摩托车驾照上路。 河北邯郸一位退休教师骑电动三轮接孙子放学,被交警拦下要求出示D证。
老人当场愣住:“我骑了十年电三轮,现在要考摩托车? 方向盘都没摸过油门的人,上哪儿练离合器? ”
类似投诉在交管平台激增,仅7月单月就超1.2万起。 核心矛盾直指考试用车规则,电动车主考驾照,为何非得用燃油摩托车?
一、公安部162号令的“油摩考试”铁规
根据公安部162号令第22条,申请D、E类驾驶证必须使用燃油摩托车实操考试。 这意味着电动车主哪怕只骑电摩,也得先学会操作带离合器的燃油摩托。
交管部门解释,全国驾驶人考试系统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统一开发,地方无权调整车型。
有驾校教练算过账:没基础的学员需额外培训20学时,费用普遍在1300元至1800元之间,比自学直考高出近三倍。
山东临沂73岁的李大爷考E证时,在空旷场地练习起步熄火17次。 “电三轮一拧就走,油摩托得踩离合挂挡”,他指着磨破的膝盖说,“考完试这辈子都不想碰燃油车”。
二、中老年人的“离合器困境”
某三轮驾校数据显示,60岁以上学员用油摩考试通过率仅38%,若改用电三轮实操,通过率可提升至72%。 交通运输部研究中心2024年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电动车主占比达27%,其中81%从未驾驶过燃油车辆。
考试内容与实际驾驶严重脱节。 一位60岁学员吐槽:“我买的电动三轮车一个挡位都没有,为啥要花两个星期学踩离合器? ”
三、国际惯例VS民生痛点
支持现行规定的专家搬出国际标准。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专家张明强调,驾照分级核心依据是车辆动力参数而非能源类型。 参照欧盟摩托车驾照体系,AM证对应50cc以下轻型车,A1证覆盖125cc车型,全程按功率划分而非区分油电。
浙江温州曾试行电摩考试试点,学员用自家电动轻便摩托车参考,培训周期缩短12天,事故率未现异常。
反对者则担忧技术漏洞:部分电动车主擅自改装控制器提速,导致实际功率远超标定值。 2023年江苏查获的非法改装电摩中,47%车辆时速突破80公里,达到普通摩托水平。
四、地方突围的“擦边球”解法
当政策调整陷入僵局,部分城市开始探索变通方案:
成都交管部门允许考生自带合规电动教练车上路考试;
深圳开发模拟驾驶系统,重点考核电控车辆紧急避险能力;
贵州、云南推行“送考下乡”,将考场搬进乡镇,用纸质试卷替代机考,解决老年人操作障碍。
这些微创新背后是无奈的现实考量:驾校采购一台燃油三轮考试车仅需8000元,电动版高达2万元。 成本差异让多数驾校缺乏换车动力。
五、网友献策的“电摩专证”争议
网络热议的方案是效仿汽车C1/C2分类,增设电动三轮专用驾照(如D2证):
D1证(燃油三轮):可驾驶所有车型;
D2证(电动三轮):免考离合器操作,限驾电动车。
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驾照分类以“车辆结构特征”为基准,能源类型未被纳入法定标准。
政策调整需经人大修法程序,交通运输部某司长坦言:“单是修订《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就需要两年论证期”。
当70岁老人为考驾照反复练习起步熄火时,我们是否该追问:这个规定到底在保护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