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震动!院士怒批新能源车企,这事儿咱得说道说道!
各位,最近充电桩那事儿,真让人头疼!
排队充电,跟赶庙会似的,简直是现代版的“蜀道难”。
这不,连院士都坐不住了,直接开炮,说现在新能源车企,心思全跑偏了,把车当巨屏手机卖,一味堆砌大屏幕,忽悠消费者!
这话一出,评论区瞬间沸腾。
有人拍手称快,说院士道出了心声;也有人觉得院士有点守旧,跟不上时代节奏。
今天,咱用车社就来细细剖析,这新能源车,是不是真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大屏幕,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先说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论调,我第一个不赞同!
院士这话,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诚然,部分车企为了博取关注,确实堆砌了不少华而不实的配置,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整个新能源行业。
燃油车加油就不排队了?
早些年北京车牌摇号,那场面比现在抢充电桩更火爆!
再说了,现在加油站改建成充电站,速度飞快。
我一哥们儿,住北京老旧小区,以前想装个充电桩,物业能跟你踢皮球踢到猴年马月。
现在呢?
政府直接介入,审批流程缩短到三天!
这效率,简直是神速!
还有,中汽研最新报告显示,超充站覆盖率,地级市都达到87%了!
黄金周高速抢桩确实让人恼火,可咱也不能忘了,过去开燃油车,排着长队吸尾气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所以,新能源车绝非“华而不实”,它代表着未来出行的新方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瑕疵。
接着,咱聊聊这“大屏幕”。
院士批评大屏泛滥,我举双手赞成!
开车看视频?
这哪是进步,简直是玩命!
正如《论语》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汽车的本职是安全出行,而非娱乐工具。
不过,也不能把智能车机一棒子打死。
导航实时路况、电池预热这些功能,没屏幕还真玩不转。
设想一下,寒冬腊月,你开着电车,导航指引你前往附近的充电站,还能提前给电池加温,这体验,难道不比以前开燃油车强多了?
当然,有些车企确实用力过猛。
我记得有个品牌,把空调按键都集成到触屏里,结果被用户骂惨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消费者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什么是徒有其表。
所以,屏幕可以有,但尺寸要适中,更不能为了炫技,牺牲了实用性与安全性。
说到这,肯定有人要问:那新能源车还有什么问题?
续航焦虑,绝对是绕不开的坎儿。
过去,一提到新能源车,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跑不远”。
现在,这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实测冬季续航打八折,也能跑四百公里。
对大多数人而言,足够日常使用了。
而且,现在换电站也日益普及。
河北的换电站密度,甚至超过了加油站!
这才是解决续航焦虑的终极方案!
还有人担心电池污染。
说实话,这口锅新能源车背得有点冤。
现在广东的再生工厂,拆解效率大幅提升,锂回收率也相当可观。
反倒是燃油车,机油渗入土壤,几十年都难以清除。
而且,现在国六B标准的燃油车,以后维修发动机,估计得去博物馆找零件了。
还指望燃油车能成为传家宝?
当然,新能源车也存在一些短板。
车机偶发卡顿、续航里程虚标、充电桩数量不足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新能源车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屏幕可以小一点,续航必须真实可靠,充电桩建设还需加速推进。
最后,我想对那些依然坚守燃油车阵地的朋友们说一句:别再固执己见了!
当加油站纷纷转型为便利店的那一天,记得发个朋友圈,让大家一同见证时代的变迁!
颇具玩味的是,这场关于新能源车的争论,也折射出我们对于未来的复杂情感。
我们既渴望科技改善生活,又担忧被科技所支配。
归根结底,科技应服务于人,而非使人沦为科技的附庸。
那么,对于新能源车,您有何高见?
您认为大屏幕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咱们一同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