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赌赢了!

(来源:锂电焦点)

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赛道领跑者的千亿征程

自2015年起,全球汽车产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节能等显著优势,迅速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宠。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也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动力电池回收:迫在眉睫的产业焦点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动力电池虽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但它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通常情况下,动力电池占据了整车成本的30% - 40%,而其使用寿命一般在5 - 10年不等。随着时间推移,首批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退役阶段,一场大规模的退役浪潮正悄然袭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退役的动力电池,成为了整个行业以及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资源角度来看,动力电池中含有大量具有战略价值的金属元素。据相关数据测算,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78万吨,这个数字在2030年将激增至350万吨,增长幅度惊人。而每吨废旧三元锂电池中,钴、镍、锂等战略金属含量超过500公斤,其资源价值相当于开采20吨原生矿石。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对稀有金属资源的依赖,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从市场潜力方面分析,如果将动力电池回收的规模全面铺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千亿甚至万亿级的巨大市场。如此庞大的市场蛋糕,自然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各方势力纷纷摩拳擦掌,试图在这个新兴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

格林美:先知先觉的布局者

在这场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浪潮中,格林美无疑是一位先知先觉的先行者。早在2015年,当大多数人还在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销售时,格林美就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动力电池回收背后巨大的市场预期。凭借着“技术 + 网络 + 资本”的三重护城河,格林美提前布局,开始构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体系。

技术立命,再造资源帝国

格林美基于“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产业理念,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城市矿山开采 + 新能源材料制造”的双轨驱动业务模式。所谓“城市矿山”,这一概念将城市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充满潜力的金矿。而城市中的废旧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等典型废弃物,则成为了这座“金矿”中亟待挖掘的宝藏。

格林美通过先进的回收技术,对这些废弃物中的镍、钴、锂、钨等关键矿产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以废旧动力电池为例,格林美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工艺流程,将电池中的有价金属进行高效分离和提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还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如此前瞻的业务布局,使格林美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成为了全球城市矿山开采的领导者与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在新能源材料制造领域,格林美同样表现出色。公司通过红土镍矿提炼电池材料,成功打通了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镍资源全产业链。其电池材料产品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均已导入全球市场头部客户,成为了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

业绩飘红,产业基地扩张

格林美前瞻性的布局和卓越的技术实力,在公司的业绩上得到了充分体现。2024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248.72亿元,同比增长22.96%;净利润为9.04亿元,同比增长65.06%,实现经营性现金流20.52亿元,同比增长282.19%。如此亮眼的业绩数据,充分证明了公司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

格林美,赌赢了!-有驾

从分行业和分产品的情况来看,公司废弃资源利用的营收上涨最为迅猛,同比实现64.22%的增长。而分产品来看,除了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环境服务外,各项细分业务都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增长。这表明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业务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产业基地建设方面,格林美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十年间,格林美的废物循环与新能源产业基地由3个增加到19个,提升了6.3倍;承载的年废物处理总量从40万吨扩大到1,000万吨,提升了25倍。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基地扩张,不仅体现了公司对市场前景的坚定信心,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同时,格林美在中国、韩国、印尼建设了7个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中心,回收处理的退役动力电池占全球的10%以上,循环回收从服务中国到服务全球。这一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地位,为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产业基地,有人不禁会问:是否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事实上,从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这些产业基地不仅不会过多,甚至可能还不够。2024年前三季度,格林美核心产品的产能开工率均在95%以上,各项核心产品大幅增长。其中,MHP的产能利用率突破100%,这说明公司的工人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才能满足订单的生产需求。由此可见,市场对格林美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公司的产能扩张是顺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格林美,赌赢了!-有驾

格林美:行业头部的竞争优势

了解格林美自身的业务模式与业绩现状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公司在行业整体中的位置。相较于天齐锂业依赖澳洲锂矿、赣锋锂业布局阿根廷盐湖的资源获取模式,格林美独创的“报废端→再生端→材料端→产品端”全流程技术链,使其在循环经济领域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技术突破,领跑行业

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格林美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公司突破了三元前驱体材料定向循环技术,实现了镍钴锰回收率99.3%、锂回收率95%的行业纪录。与之相比,光华科技的镍钴回收率为92%,华友循环的锂回收率为90%,格林美在金属提纯效率上保持了3 - 5个百分点的技术代差。这意味着格林美能够从退役动力电池中回收更多的有价金属,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优势的具象化体现在专利储备上。截至2024年上半年,格林美累计申请专利4,169件,超过了赣州豪鹏、邦普循环等竞争对手。大量的专利储备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专利保护,格林美能够确保自己的技术优势不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立体回收,市场卡位

在回收网络布局上,格林美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3 + N”立体回收体系。3大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荆门、泰兴、无锡)构成了处理中枢,它们如同强大的心脏,为整个回收体系提供了稳定的处理能力和技术支持。而N个覆盖300个地级市的回收网点则形成了毛细血管网络,将回收范围延伸到了全国的各个角落。

这种“中心工厂 + 卫星站点”的模式,使得格林美具备了强大的年处理能力,达到了20万吨退役电池,较第二梯队的邦普循环、赣锋锂业形成了绝对规模优势。通过这种大规模的回收网络布局,格林美能够更高效地收集退役动力电池,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回收成本。

与行业对比,格林美的差异化竞争格局十分明显。这些技术突破对应着明确的市场预期,数据预测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而光伏组件回收市场将在2030年达到1200亿元规模。格林美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与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签订了光伏回收战略协议,提前卡位下一个增长极。通过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合作,格林美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拓展业务领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赢得更多的机会。

格林美,赌赢了!-有驾

数字化平台,创新服务

除了订单卡位,格林美还从平台生态方面进行了市场卡位。企业创新推出了国内首个集成回收、溯源、碳足迹追踪及售后服务功能的“格林回收(ECO RECYCLING)数字化平台”。该平台依托“一码连通”“技术实现”“一键回收”“二手设备展销”等核心功能,以武汉为数字化指挥中心,联动长三角、珠三角等五大区域分站形成全国服务网络。

通过这个数字化平台,格林美能够实现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回收环节开始,平台可以对电池的信息进行溯源,确保电池的来源合法合规。在回收过程中,平台能够实时追踪电池的运输和处理情况,保证回收工作的安全和高效。同时,平台还提供了碳足迹追踪功能,帮助企业了解电池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平台的售后服务功能和二手设备展销功能,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同步深化与京东集团的数字化供应链合作,格林美打造了“万仓合一”智能调度系统及企配中心,实现了全流程设备更新供应链闭环管理。通过与京东集团的合作,格林美能够借助京东强大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优化自己的回收和处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这种合作模式也为格林美拓展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在消费品领域,格林美联合九号、雅迪、爱玛等近20家电动自行车头部品牌,构建了“销售 - 回收 - 处理”全链路体系。通过集中拆解处理和锂电资源再生技术,年处理能力突破5000吨,从源头削减了90%的污染风险。这一举措不仅为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也树立了再生资源行业数字化升级与绿色发展的新标杆。

机遇将至,静待花开

总体来看,格林美站在产业变革的临界点,展现出了三重确定性,即:技术确定性、产能确定性、政策确定性。在技术方面,格林美凭借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精神,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保持了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在产能方面,公司通过大规模的产业基地扩张,提高了产能规模,满足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政策方面,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格林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当全球资源战争从“争夺矿山”转向“争夺废料”,格林美企业正在定义新的行业标准。国泰君安测算,到2030年格林美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占有率将达35%,再生材料业务贡献利润占比超过60%。更重要的是,其独创的“城市矿山 + 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模式,正在打开10倍于当前规模的市场空间。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在高镍前驱体价格暴跌的2023年,高瓴资本仍选择逆势增持2.8%。高瓴资本的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市场对格林美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12月10日-12日武汉将举办“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回收年会暨新型、高效提锂技术发展论坛”

动力电池回收网消息,“2025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回收年会暨新型、高效提锂技术发展论坛”将于12月11-12日在武汉举办,规模:500+,大会主题:绿色循环·高效提锂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合规化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数预计,2028年中国废旧电池退役量超过260万吨,产值将达2800亿元。行业当下正处于未来十年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将发展成一个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

格林美,赌赢了!-有驾
格林美,赌赢了!-有驾

联系人:曹勇

电 话:135-2104-0836(同微信)

EMAIL:781457870@qq.com

《电池循环利用工程师》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十月份开始招生啦!

本站记者从动力电池回收网、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获悉,由工信部考试教育中心推出的《电池循环利用工程师》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即将于今年10月开始招生培训,通过考核是学员将取得《电池循环利用工程师》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证书。

格林美,赌赢了!-有驾

本项目由动力电池回收网、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作为项目执行机构,负责培训等相关事宜。

格林美,赌赢了!-有驾

网址:www.dchslm.com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