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免费保养=终身被坑?82%车主因隐藏条款放弃这些“坑”你踩过

终身免费保养=终身被坑?82%车主因隐藏条款放弃这些“坑”你踩过-有驾

“终身免费保养”——四个字让无数消费者心动,但现实中,这看似诱人的承诺却成了捆绑车主的“隐形枷锁”。根据多地车主投诉案例和行业调查,超八成消费者因隐藏条款被迫放弃权益。今天,我们用真实案例揭开车企和4S店的“套路”,看看你中招了吗?

一、免费保养的“捆绑陷阱”:不买保险就失效?

陕西车主刘先生2019年购买东风日产启辰T60时,曾签署协议享受“终身免费保养”。然而6年后,他突然被通知资格取消,只因未在4S店购买交强险和商业险。厂家声称“条款早已写明”,但刘先生质疑:“保养和保险本是两码事,为何要强制捆绑?”类似案例频发,车企通过合同中的隐蔽条款,将免费保养与保险、配件购买等绑定,变相提高车主后续消费成本。

真相: 车企通过渠道垄断获利。4S店保险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且保养必须使用高价原厂配件,车主看似“免费”,实则多花了数万元隐性费用

二、“承诺作废”成常态:4S店跑路、车企消失谁来管?

柳州韦先生2017年购买东南汽车时获赠“10年免费保养”,但2024年因车企被收购,保养服务突然中断。维修站称“厂家不再授权”,销售方则推脱“无法保证原厂服务”。更离谱的是,浙江一位路虎车主花150万元购车,承诺的“终身免费保养”因4S店资金链断裂、退网而化为泡影,保养费瞬间涨至每次2000元。

数据触目惊心: 近3年因经销商倒闭、车企重组导致的保养承诺失效投诉量增长47%,消费者维权成功率不足20%

三、终身保养=终身监控?自由选择权被剥夺

绍兴唐女士购买“终身免费换机油”服务后,4S店降级为普通汽修厂,保养质量难以保障。当她提出退卡时,却被以“合同未到期”为由拒绝。类似案例中,车企常规定“全程必须在指定4S店保养”,若车主自行选择其他渠道,立即丧失免费资格。

行业潜规则: 4S店通过保养绑定客户,后续维修利润可达车价的2-3倍。一位车主算账:6年保养多花1.2万元,但若脱保,二手车残值可能暴跌3万元

四、维权困境:信息不对称下的“人为刀俎”

车企的“文字游戏”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 条款隐蔽: 保养协议常夹杂在数十页购车合同中,销售人员避重就轻;

  • 技术壁垒: 电池终身质保要求“容量低于70%”,但测试标准由厂家单方制定,实际衰减30%可能仍被判定“合格”;

  • 责任转嫁: 经销商与车企互相推诿,车主投诉无门。

结语:免费背后,是更贵的代价

终身免费保养从来不是“馅饼”,而是车企精心设计的“诱饵”。消费者需牢记:

  1. 细读合同: 重点关注“捆绑消费”“免责条款”;

  2. 评估风险: 优先选择经营稳定的品牌,警惕小众车企;

  3. 留存证据: 销售承诺务必书面化,录音、聊天记录均可作为维权依据。

转发提醒: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正考虑“终身免费”套餐,请将本文转给他!买车是大事,别让“免费”变成“最贵的消费”。

关注我们,解锁更多避坑指南 👉 #汽车维权真相 #隐藏条款大揭秘
(本文案例来源:消费者投诉报道
、行业调研)

转发提示: 每一次转发,都可能让一个家庭避免数万元损失!你遇到过哪些“免费陷阱”?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