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在街上碰到过一辆飞一般的电动车,把你吓得心跳加速?又是不是因为自己那只敢跑个 25kmh 的慢车,暗自着急,觉得不够用?如今,限速问题成了大家争论的热点,央视的严厉批评,更让这个话题火得不要不要的。可是,对那些每天靠电动车出行的骑手们来说,等待他们的心声,谁又能有人听见呢?
自从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 - 2018)被正式列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了一场全面革新。与老标准相比,新国标在多个关键技术参数上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比如增加了防篡改、防火和阻燃性能测试,以及充电器保护措施等,还对车速和整车重量等方面设定了更严格的限制。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让电动自行车的行驶更安全,交通更有序。经过多年的整顿治理,电动自行车市场逐渐步入正轨,但与此同时,一些新问题也悄然浮出水面。
今年 9 月 1 日,修订后的 GB 17761 - 2024 正式实施,为行业制定了全新的标准,也对车主们的平常出行带来了不少变化。据央视报道,这次新版规范在多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在整车的质量方面,采用铅酸电池的电动车整车上限从 55kg 提高到 63kg,这一调整意味着带铅酸电池的电动车可以装得更重一些,实用性也有所增强。
同时,取消了所有车型必须装脚踏骑行装置的硬性要求,倒让不少车主觉得车子看起来更干净利落,是不是更简洁也省点成本。有个细节也被强调,就是要鼓励电动自行车装上后视镜,这一改动,骑行时能更清楚后方的情况,也提高了安全性。这些调整在续航和使用方便上,确实给车主们带来了不少实惠,部分人也对此表示认可。
安全方面,新的国标特别强调加强了非金属材质的防火阻燃标准,规定电动车用塑料部分的总重量不能超过整车的5.5%。以往那种塑料包裹得死死的车型,在新规出台后,慢慢会退出市场。这一措施无疑从源头上减少了因为塑料材质引发火灾的可能,也多了一份保护骑行者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在性能方面,新版国标详细加强了对电池组、控制器和限速器的防篡改规定,同时还要求车辆必须配备北斗定位、通信以及动态安全检测功能。目前,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速度严格限制在25kmh,并通过先进的防篡改系统升级,一旦检测到超速,电机就会马上断电,让违规提速变得没戏。
实际上,关于电动自行车不允许超速25kmh的规定,并非是从2024年新国标出台开始的。今年7月,央视就对一些地区“解限速”改装的情况进行了暗访调查。在某些地方的“电动自行车一条街”上,竟变成了“非法改装一条街”。商家毫不遮掩地告诉顾客,可以通过改装和解除限速,轻松把车速提上去,也就是说,原本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一出门,立马变成了速度更快的“电摩”。这样明目张胆违规的做法,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还埋下了不少交通安全隐患。
面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乱象,许多地方交管部门和市场监管机构都迅速行动,持续开展整治工作。重庆、甘肃华池、江西南丰等地都在积极投身到这场整治行动中。对于涉及非法改装的人员,部分地区采取了拘留、扣车等严厉措施,目的就是用强硬手段遏制这种不正之风。由此也可以看到,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必须控制在25kmh以下,这是国家标准的硬性要求,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关键防线,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突破。
对那些平日里靠电动自行车出行做上下班的车主们来说,25kmh的速度限制真是让人头疼。有不少朋友都说起了自己的苦恼。有个上班族无奈地说,自己每天都靠这车上下班,可限速一来,本来半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程,现在硬生生变成了一个小时左右。
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大幅拉长,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了,不只让人上班时累得要命,回家后休闲的时间也大打折扣。有些朋友还说起自己的女儿,因为电动车速度慢,上班途中迟到了,结果全勤奖也没了,这对普通工薪族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也有一些朋友从管理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觉得,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比起只限制速度,不如从规范骑行人员的使用行为入手。比如,要求驾驶者学习交通规则,Pass考试之后才能上路;在道路上安装监控设备,一旦发现有人违章就及时拍照处罚;如果在3个月内违章还没处理,就直接没收车辆。这样做,不仅能引导骑行者遵守规则,还能有效保障道路安全,也许比单纯限速更管用。
还真有一部分人挺支持电动自行车限速 25kmh 的,说他们是根据自己遇到的交通事故经验得出的结论。大家觉得,当电动自行车跑到 30 - 40kmh 时,出事的几率和伤亡的风险会猛增。在他们看来,要想追求速度,完全可以考个驾照,买个电动摩托车,毕竟,一旦出事故,责任划分基本都跟机动车一样,反倒能促使骑行者更谨慎一些,别太冒险。
关于电动车限制速度的争议,实际上是安全和效率两难的问题。国家标准把限速定在 25kmh,显然是想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希望通过减慢车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骑车人和其他交通成员的生命安全。不过,对于很多依赖电动车上下班、出门的人来说,这个速度太慢,严重拖了出行的腿脚,生活中也会出现不少麻烦。
这个矛盾其实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相关部门在严格执行速度限制、打击非法改装的同时,也得充分考虑骑车人的实际需要。或许可以通过改善交通设施,比如增设专用的电动车快速通道;鼓励企业研发更安全、更高效的电动车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升车速,来兼顾安全和便利。骑车人们也应当提升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既安全又方便的出行环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