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让不少喜欢大家庭出游的朋友心里痒痒的,那就是起亚在北美市场发布了新款的嘉华MPV。
这车可不一般,它装了一台3.5升V6发动机,就是那种有六个气缸的大心脏,还配上了名牌的BOSE音响和看着就高级的棕色真皮座椅。
更吸引人的是价格,算下来大概是32万多人民币。
消息一传回国内,网上立马就热闹起来了,很多人都说,这才是家用七座车该有的样子,动力足,坐着舒服,价格听起来也挺有诚意。
大家纷纷感慨,要是这车能在中国卖,那现在市面上那些开起来总感觉差口气儿的2.0T发动机的MPV,可就真遇到对手了。
可问题是,这台让无数人眼馋的车,起亚明明白白地说了,先在北美上市,至于中国市场,连个准信儿都没有。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这么一台看起来产品力十足的好车,为什么就偏偏绕开了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呢?
是起亚看不上咱们的购买力,还是说这背后,藏着咱们普通消费者不太了解的门道?
咱们得先掰扯掰扯,这台V6发动机到底好在哪儿,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心动。
想象一个场景,过年过节,你开着车载着一家老小七口人,后备箱塞满了行李和年货,准备从城市返回老家,或者去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区度假。
在高速公路上,你想超车,只需要稍微深踩一下油门,那台拥有将近290马力的V6发动机就会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整个过程非常平顺、安静,没有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那种声嘶力竭的嘶吼和突然向前窜的突兀感。
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底气。
等你到了目的地,要开上一段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海拔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这时候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势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它不会像一些小排量车那样,在高原上感觉“喘不上气”,动力衰减得厉害。
它能保证你满载的情况下,依然能轻松地爬坡过坎。
从驾驶体验和乘坐感受来说,这种动力充沛、运行平稳的大排量发动机,确实是很多人心目中一台完美家用MPV的理想配置。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这台看似完美的V6嘉华想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翻越三座非常现实的大山,每一座都足以让厂家望而却步。
第一座大山,也是最硬的一道坎,就是我们国家严格的“国六B”排放法规。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而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之一。
它对汽车尾气里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特别是对颗粒物数量有着极为苛刻的限制。
通俗点说,就是汽车的“呼吸”必须非常非常干净。
对于3.5升这样的大排量发动机而言,天生“肺活量”就大,想让它呼出的每一口气都达到如此高的洁净标准,技术难度和成本都非常高。
汽车厂家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去研发和优化发动机的燃烧技术,还要配备极其高效和昂贵的尾气后处理系统,比如更复杂的三元催化器和颗粒捕捉器(GPF)。
这就像让一个饭量很大的人,在吃完大餐后,身体代谢不产生任何多余的“垃圾”,难度可想而知。
去年,丰田就曾尝试将搭载3.5升V6发动机的塞纳引入国内,最后也是因为无法满足国六B的苛刻要求而作罢,最终只能主推2.5升的混合动力版本。
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前,起亚自然要掂量掂量,为了一个在中国市场销量本就算不上顶梁柱的车型,去投入这么大的成本专门为中国市场进行技术攻关,这笔账在商业上怎么算都划不来。
第二座大山,就落在了我们每个消费者的钱包上。
V6发动机开起来确实是享受,但这份享受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用车成本。
这台3.5升的大家伙,尤其是在城市里上下班通勤,遇到堵车走走停停,百公里油耗轻轻松松就会超过12升,甚至达到14、15升。
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目前国内在售的嘉华是2.0T发动机,综合油耗大约在百公里10升左右。
假如V6版本的综合油耗是百公里13升,按照一年开两万公里,现在的92号汽油价格大约是每升8块钱来算,V6版本一年光油钱就要比2.0T版本多支出将近5000块。
这笔钱对于绝大多数精打细算的中国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数目。
更何况,除了油耗,大排量车还要缴纳更高的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
很多人买MPV是为了家庭,一年可能也就一两次长途旅行能真正发挥出V6的优势,但在其余三百多天里,都要为这份偶尔的“激情”支付更高的日常开销。
当新鲜感过去,每个月看着加油站的账单,很多人恐怕就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动力强劲确实诱人,但过日子终究还是要看钱包的厚度。
第三座大山,是起亚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和战略规划。
我们必须承认,虽然起亚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品牌,但在中国的MPV市场,它并不算是一个强势的玩家。
目前别克GL8、丰田赛那等车型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起亚嘉华的销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理性的汽车厂商,它的首要任务必然是想办法提升现有主力车型的销量,或者顺应市场潮流,在新能源领域发力,而不是冒险引进一款价格更贵、受众更小、更不符合政策导向的大排量车型。
这就像开一家餐厅,在招牌菜还不够火爆的时候,老板不会想着去开发一道用料极其昂贵、工序复杂、而且可能没几个人会点的“佛跳墙”,而是会琢磨怎么把家常菜做得更好吃,或者推出一些受年轻人欢迎的新潮菜品。
所以,起亚的“按兵不动”,并非傲慢,而是一种基于市场现实的谨慎和理智。
那么,是不是说中国的消费者就彻底和这种平顺又有力的驾驶体验无缘了呢?
其实也并非如此。
市场已经给出了新的答案,那就是混合动力。
你看丰田的赛那和更高端的埃尔法,它们都用了混合动力系统,通过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协同工作,巧妙地解决了动力、油耗和排放之间的矛盾。
在起步和低速时,电动机可以提供安静、瞬时的动力,弥补了发动机的不足,也大大降低了油耗;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进入高效工作区间,保证了动力储备。
这种组合既能带来不错的驾驶感受,又能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还能帮车主省下不少油钱,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解决方案。
因此,对于那些真心喜欢嘉华,又对动力有要求的朋友们来说,与其对着北美市场的V6版本望眼欲穿,不如把期待放在未来。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或许是哪一天起亚的新闻稿里会写着:“新款嘉华将搭载一套高效的混合动力系统登陆中国市场。”到那个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可以开始兴奋和讨论的时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