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仅2021台,腾势N9为何难敌问界M8?[中汽协数据]
腾势N9上市初期曾一度月销突破5000台,最高达5018台,展现出高端新能源SUV的潜力。然而,最新销量数据却显示,该车近两个月销量已下滑至2104台和2021台,与同期问界M8的2.15万辆级别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甚至不及领克900的7380台。作为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冲击百万级市场的旗舰车型,N9在技术、配置和尺寸上均具备强大实力,但市场反馈却未达预期,背后原因值得深入剖析。核心症结之一在于其38.98万元的起售价,相较问界M8的36.98万元起售价高出两万,更远高于领克900的28.99万元,价格门槛直接限制了潜在用户群体的规模[中汽协数据]。
从动力系统来看,腾势N9全系搭载前后三电机布局,配备比亚迪“易三方”技术平台,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660千瓦,电机总马力高达925匹,峰值扭矩1035牛·米,零百加速实测仅3.72秒,性能指标远超同级多数竞品。这一套动力总成由一台2.0T插电混动专用发动机与三台电机协同工作,发动机最大马力207匹,前电机功率200千瓦,后桥双电机合计输出480千瓦,动力冗余极为充沛。同时,该车在能耗控制上表现不俗,亏电工况下NEDC百公里综合油耗为6.3升,百公里电耗16.6千瓦时,兼顾性能与经济性[工信部数据]。不过,三电机系统的高成本直接推高了整车售价,而当前大多数家庭用户对双电机四驱已能满足日常需求,三电机带来的性能过剩并未转化为等比的市场吸引力。
续航能力方面,腾势N9配备46.9千瓦时刀片电池,工信部纯电续航为202千米。对于一款大型SUV而言,这一数值虽处于行业主流水平,但相较于用户对高端新能源车型的期待仍有提升空间。若能将电池容量提升至60千瓦时以上,纯电续航突破250千米,将更契合城市通勤与短途出行需求,进一步增强产品竞争力。目前,同级别车型如理想L9、问界M8等均在纯电续航上做了针对性优化,部分版本可达280千米以上,形成一定优势[工信部数据]。腾势N9若能在后续改款中优化电池策略,有望缓解部分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底盘与舒适性配置上,腾势N9展现出旗舰车型应有的水准。全系标配双腔空气悬架、电吸门、五区独立空调、前后排多层隔音玻璃以及车载冰箱(支持冷藏、加热、冷冻三模式),硬件规格拉满。音响系统方面,低配车型搭载20扬声器帝瓦雷音响,顶配则升级为26扬声器,音质表现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后排吸顶屏仅在顶配车型上为标配,其余版本需额外选装,这一配置在同价位竞品中往往作为高配或全系标配出现,腾势N9在此处的配置策略略显保守。若能将吸顶屏下放至中高配车型,将进一步提升家庭用户的用车体验。
外观设计上,腾势N9采用悬浮式车顶与22英寸大尺寸轮毂,车身尺寸达到5258×2030×1830毫米,轴距3125毫米,全面超越问界M9的5230×1999×1800毫米和3110毫米轴距,视觉体量感更为突出。车头设计语言较为复杂,融合了多条横向灯带与立体格栅,营造出强烈的科技感与豪华气场,但部分消费者反馈其前脸元素过多,缺乏简洁美感。相比之下,问界M8的设计更偏向极简风格,受众接受度更高。腾势N9的六座布局采用“2+2+2”形式,全系标配女王座椅,顶配提供零重力座椅,乘坐舒适性与支撑性表现出色,第二排独立座椅支持多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长途出行体验优于多数传统豪华SUV[中保研实测]。
智能化配置方面,腾势N9搭载“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系统,具备高速NOA、自动变道、智能泊车等功能,硬件层面配备多颗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及激光雷达(顶配),算力平台达到行业主流水平。但在实际用户反馈中,其城市NOA的推送进度慢于问界、小鹏等品牌,功能迭代节奏相对滞后。此外,车机系统流畅度与生态丰富度虽有提升,但相比华为鸿蒙座舱仍存在一定差距,应用生态与手机互联体验有待加强。智能驾驶的“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硬件堆料之外,算法优化与用户体验才是决胜关键。
综合来看,腾势N9是一款技术实力雄厚、配置堆料扎实的旗舰SUV,但其市场表现受限于定价策略与产品定位的精准度。若能推出双电机版本,将起售价控制在35万元以内,并优化配置下放策略,有望大幅提升销量。当前38.98万元的起售价使其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性能强于问界M8,但价格更高;配置丰富于领克900,但品牌认知度不及新势力。未来,腾势若能在产品细分、软件迭代与用户运营上持续发力,仍有潜力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