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很多驾驶员朋友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大不小却让人烦恼的问题。
比如说,感觉方向盘总是不太听话,在平坦的直路上行驶,明明手扶着方向盘,车子却总想往一边偏,需要你时刻用点力气把它拽回来。
又或者,检查轮胎时惊讶地发现,轮胎的内侧或者外侧边缘磨损得特别快,甚至出现了像刀削过一样的痕迹,而轮胎中间的胎纹还很深。
这些现象其实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号:您的爱车可能需要做一次“四轮定位”了。
很多人一听到“四轮定位”这四个字,就觉得这是个很专业、很深奥的维修项目,甚至担心是不是维修店为了增加收入而 придума出来的说辞。
实际上,四轮定位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提升驾驶舒适性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保养项目。
今天,我们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四轮定位这件事彻底讲明白。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四轮定位到底是在做什么。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给汽车的“骨骼”做一次矫正。
汽车的四个车轮并不是简单地垂直安装在车身上的,为了保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时的轻便性以及减少轮胎的磨损,汽车制造商在出厂时,为每个车轮都设定了一套非常精确的几何角度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了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等等。
这些听起来复杂的名词我们不必深究,只需要知道,正是这些精确的角度,共同决定了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姿态,确保了车辆能够以最理想的状态行驶。
然而,在我们日常驾驶中,车辆难免会经过坑洼路面、上下马路牙子,或者受到一些轻微的颠簸和冲击。
这些日积月累的外力,都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改变着这些精密的悬挂角度,导致它们偏离了出厂时的标准值。
一旦这些角度失准,车辆就会出现我们开头提到的跑偏、吃胎等一系列问题。
而四轮定位的作用,就是通过专业的3D测量设备,精确地检测出这些角度的偏差值,然后由技师对车辆的底盘悬挂部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将这些角度恢复到原厂设定的标准范围内。
所以说,四轮定位调整的不是轮胎本身,而是连接轮胎的整个悬挂系统,是在给车辆“正骨”,让它恢复健康的“站姿”。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才需要给我们的爱车做一次四轮定位呢?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来判断,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预防性的定期检查,另一种是出现问题后的“紧急就医”。
从预防的角度来说,一个比较普遍的建议是,车辆每行驶两万公里或者每隔一年,可以去做一次四轮定位的检查。
这里的重点是“检查”,如果检查后发现所有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那就不需要进行调整,这说明您的驾驶习惯良好,行驶路况也比较理想,这次检查就相当于买了个安心。
对于新车而言,很多车主认为没有必要做,但实际上,新车在从工厂运输到经销商的过程中,经历了长途的颠簸,其出厂时完美的定位数据很可能已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因此,一个更专业的建议是在新车做完首次保养后,顺便进行一次四轮定位检查,可以及时排除这些潜在问题。
当然,这个周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您经常行驶在路况较差的乡村道路或者施工路段,悬挂系统受到的冲击更频繁,那么建议您将检查周期缩短至一万公里左右。
相反,如果您大部分时间都在平坦的城市铺装路面或高速公路上行驶,那么可以将周期适当延长到三万公里。
除了定期检查,当您的车辆出现以下几种明显的“症状”时,就意味着它在向您发出“求救信号”,这时候就必须立即进行四轮定位了,千万不能拖延。
第一种最常见的信号就是方向盘跑偏。
在确认路面平整且胎压正常的情况下,以中等速度(例如时速60公里)直线行驶,如果需要持续向一个方向用力才能保持车辆直行,松手后方向盘会明显偏转,那就说明定位存在问题。
第二种是轮胎出现不正常的磨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胎”或“偏磨”。
正常的轮胎磨损应该是均匀分布在整个胎面上的。
如果您发现轮胎的内侧或外侧边缘磨损速度远远快于中间部分,这是四轮定位失准最直接、最具有破坏性的证据。
忽视这个问题,不仅会大大缩短轮胎寿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更会影响行车安全。
曾有车主的真实案例,因为忽视了轮胎偏磨,短短两个月就磨坏了两条新轮胎,更换轮胎的费用是做一次四轮定位的好几倍。
第三种情况是,当您更换或维修了车辆的悬挂系统部件,例如减震器、下摆臂、转向拉杆等,由于这些新部件的安装会改变原有的几何结构,所以事后必须重新进行四轮定位,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协调和准确。
第四种是车辆发生过碰撞事故后,即使是看起来不严重的侧面剐蹭,也有可能对悬挂系统造成冲击,导致定位参数发生变化,因此在事故修复后,四轮定位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第五种是方向盘抖动,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
当然,方向盘抖动首先要考虑的是车轮动平衡的问题,通常在补胎或换胎后都需要做动平衡。
如果在排除了动平衡问题后,抖动依然存在,那么很大概率就是四轮定位的问题了。
最后一种是高速行驶时感觉车辆发飘,不稳定,感觉车子抓地不牢,像是要被风吹得左右摇摆一样,这往往是定位参数严重失准的表现,会极大地影响行车安全,必须立刻检查。
了解了何时需要做四轮定位,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选择靠谱的维修店,避免花冤枉钱。
首先要明确一点,四轮定位和车轮动平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项目。
“抖动做平衡,跑偏做定位”,这是业内一句简单有效的口诀。
动平衡是解决车轮自身重量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在轮毂上加装铅块来实现,而定位是调整底盘悬架的角度。
其次,要警惕价格陷阱。
市面上一些“99元”甚至更低的四轮定位服务,往往只是一个引流的噱头。
正规的四轮定位服务,包含使用昂贵的3D定位仪进行检测和技师花费工时进行调校,其合理的价格区间通常在150元到300元之间。
那些超低价服务很可能只包含“检测”,当检测报告出来显示数据异常后,再另外收取高昂的“调校费”。
此外,也要避免过度保养。
如果车辆行驶一切正常,没有任何跑偏或吃胎的迹象,一些维修店建议的“每五千公里做一次定位”完全是无稽之谈。
选择店家时,优先选择拥有先进3D定位仪的店铺,这种设备精度更高。
在服务完成后,一定要向店家索要并查看调校前后的数据对比报告,这是证明店家确实进行了有效工作的最直观凭证。
相比于什么都修的综合性快修店,专业的轮胎品牌店或底盘专修店的技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往往更加精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