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事故九次快”,尤其在车速较快的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极其危险。为遏制高速超速行为,现在全国、全省大部分高速都采用了移动测速的方式。
移动测速,也就是流动测速,是相对于固定测速的另一种测速方式,因为移动测速灵活,可在各个路段变换使用,让人防不胜防,而且相关的测速预警仪也无法预报,所以移动测速像移动的幽灵,让你一不小心就吃了罚单。
通常说的移动测速,包含移动测速抓拍和手持雷达测速,而手持雷达测速使用的很少,既然测速了,那一定是要测速并自动抓拍,因此,所说的移动测速,通常是指能高清测速抓拍的移动测速仪。
移动测速仪,有分为车载式和车顶式,车载式通常是安放在车内,如下图:
还有就是车顶式移动测速,如下图:
除此之外,移动测速还有一种安放在三角支架上,并放置在道路边上进行测速的,这也是一类常用的移动测速方式。
而在高速公路上,移动测速的形式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在一些车辆经常超速的地方轮换使用,在前些年中,发生过很多钓鱼式执法,引起公众舆论和不满,如今移动测速有了新的规定,就是使用移动测速式,不能人机分离,并且应该在测速前方设立移动测速警示牌。
对于移动测速的防范,没有有效的方法,首先,电子狗、雷达预警仪等探测,都无法提前预警,特别是高速公路上,既然你超速,车子形式速度自然很快,这时靠仪器已经没法预防,只能靠自己多注意,如果看到以上的移动测速告示牌(一般会在移动测速前方500-1000米有这样的告示牌),提前减速行驶,但是要是超速行驶经过移动测速,你才发现有测速的,那很可能你已经被抓拍到超速行驶了。
移动测速点都“藏”在哪儿?
虽然移动测速点具有“隐蔽性”,但是国家颁布的《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明文规定了移动测速点的设置有具体规定,以下规定建议开车的人都认真读一读。
规定一
在国省道上,如果看到限速标志,前方就可能有固定测速点。具体位置,是在“限速标志起始点后500米至解除限速标志或下一限速标志之间”,也就是说,看到限速标志后,固定测速点会设置在500米开外,而不是紧挨着限速标志。
▲如果有测速点,会设在这种限速标志500米以外
规定二
距固定测速点200米以上,会有测速提示标志,比如“前方测速”或“进入测速路段”等。按公安部的规定,所有的测速点,都会提前预告给驾驶人,移动测速点也不例外。
▲设置移动测速预告标志
规定三
交警人工移动测速也要符合上边两条规定,而且测速点要设在“路侧明显位置”。而且要求移动设备测速不得人机分离,不得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不得隐蔽拍摄。
▲人工移动测速,也要求提前设预告标志
规定四
在高速公路上现场查处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测速点与查处点之间距离不少于两公里,查处点通常设置在收费站、服务区等场所。
规定五
使用移动测速设备测速的,应当由交通警察(不包括辅警)操作;使用车载移动测速设备的,应当使用制式警车。
超速50%罚款2000、记12分
在实际执法中,有一些超速行为是只警告不罚款的。但对于中型以上客货车、校车、危险品车辆超速管得更严,这些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超过限速一点都会被罚款、记分。
按照规定超速没有达到百分之二十的是罚款200、记3分,超过百分之二十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是罚款200、记6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罚款2000、记12分,可以吊销驾驶证。
▲超速20%以上,驾照上的积分就会损失惨重
总结:
超速是各种重大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应对移动测速,与其千方百计躲避它,不如乖乖地不超速行车,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超速行驶安全隐患很多,易发生事故,时时刻刻有风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