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突然成了马路上的主角,你发现没?现在满大街绿牌车跑得欢,去年全国卖出1200万辆新能源车,这个数字比某些国家所有汽车销量加起来还多。政府推了一把,买车不用摇号还能减税,谁不心动啊?可真正开上电动车的人,肚子里都憋着一堆话要说。
冬天对电动车来说就像照妖镜。宣传单上写着能跑500公里,零下十度时能跑280公里就算谢天谢地。要是敢开暖风,续航直接打对折。商场充电桩前总排着长队,好不容易有空位,经常被燃油车当停车位占着。最吓人的是新闻里那些着火画面,去年平均每天有7辆电动车自燃,火势窜起来比燃油车猛得多。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现在农村买电动车能拿8000块补贴,高速服务区新建了不少快充桩。电池技术也有突破,有些新款充电5分钟就能跑200公里。但新技术意味着更贵的价格,普通家庭看着标价牌直摇头。最近车企打起价格战,听说很快会有20万以内的车型上市。
电池回收是个头疼事。旧电池处理不好会污染环境,换新电池又要大出血。车主群里天天有人吐槽电池衰减快,厂家却说这是正常现象。算笔明白账的话,短途通勤选便宜电动车,长途还是混动更靠谱。虽然充电桩比前两年多了,但小县城依旧不好找,冬天续航焦虑还是没解决。
你说奇怪不奇怪,明明充电站越建越多,为啥总感觉不够用?就像小区里突然多了100辆电动车,但充电桩只装了20个。有车主算过账,买电动车省下的油钱,可能最后都贴进换电池里了。现在买电动车得会精打细算,就像买菜要挑新鲜又实惠的。
技术进步需要时间,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当你看着新车续航打八折,二手车直接腰斩的时候,心里能不犯嘀咕吗?更别说那些突然冒烟的新闻,谁看了不捏把汗。或许再过三五年,等电池技术更成熟了,电动车才能真正和燃油车掰手腕。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充电时都在算时间?快充桩前那半小时等待,足够吃完一顿快餐。要是遇到排队,简直能看完半部电影。加油站三分钟搞定的事,电动车得折腾半天。看来方便和环保,有时候还真难两全。你们小区充电桩够用吗?是不是也经常上演抢车位大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