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用这句话来评判长沙巡网融合的未来,恰如其分。
时间会给出答案,就像长跑,起跑领先不算赢,跑到终点才算数。
先说个身边事。
有回我打了个出租,跟驾车师傅闲聊,便问他:“师傅,现在满大街都是网约车,您这营生还行吗?” 师傅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无奈:“唉,现在后生仔都用手机叫车,谁还站在路边招手啊?” 这话听着,心里挺不是滋味,也引出了我想说的——长沙正在力推的巡游出租与网络预约融合。
这事儿是这样,不久前长沙办了个“巡网融合暨吉利新能源车展示会”。
说白了,就是想把以往有些对立的出租车和网约车,捏合到一块,形成一种互补共生的关系。
为啥要这么做?
根本上讲,是为了让市民出行更便捷,也为了让城市交通更环保。
长沙这次下了决心,试点智能派单系统、推行灵活浮动定价,还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目标也立得很明确:力争到2025年,巡网融合覆盖率能有显著提升。
这事儿听起来很美好,但仔细琢磨,实际困难真不少。
你想啊,那些开出租的师傅,每天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挣的就是一份辛苦钱。
而网约车师傅呢,时间相对自由,但面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
现在要把这两类人群融合在一起,怎么确保公平公正?
这绝不是简单地把两个手机应用放在一块就行的,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协调。
这就像婚姻,不是领一张结婚证就万事大吉,还要面对日常开销、家长里短。
巡网融合也类似,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太多了。
就拿那个智能派单系统来说,如果派单不均衡,总是优先照顾网约车,出租车师傅肯定会有怨言。
灵活定价也是,如果价格超出合理范围,乘客肯定会觉得不划算。
新能源车确实环保,但充电站够不够用?
充电是否方便快捷?
这些都是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
提到新能源车,在这次展示会上,吉利汽车特意为出租车场景打造的“曹操60&枫叶60S”车型亮相了。
据说在智能化和安全性方面都表现出色,得到了不少驾驶员的认可。
但是,光有车型还不够,相关的基础设施必须跟上。
不妨看看北京的做法。
为了推动新能源出租车普及,政府投入巨资建设充电设施,还为司机提供运营补贴。
即便如此,充电难、续航里程焦虑依然是困扰北京出租车司机的主要难题。
长沙若要走这条路,就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再看看杭州,他们设置了“出租车扬招点”,方便不熟悉手机叫车的老年人等群体。
这何尝不是一种巡网融合的有益尝试?
至少,它让传统巡游出租车重新焕发了生机。
巡网融合,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对接,更是服务理念的融合,是利益分配机制的重塑。
如果只强调“融合”的形式,而忽视了用户的实际需求,漠视了出租车司机的切身感受,最终结果恐怕会与初衷背道而驰。
真心期待长沙的巡网融合能真正落地,让那些曾经被视为竞争对手的出租车司机与网约车司机,转变为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伙伴。
也希望,在追求智慧出行的同时,别遗忘了那些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群体,为他们保留一份便利,传递一份温暖。
一个真正充满智慧的城市,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技术,更要拥有浓厚的人情味。
长沙,愿你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