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Z7谍照满天飞,隐藏式门把手,后排隐私玻璃……看得我心口一阵发紧。与其说是对新车的期待,不如说是种莫名的焦虑。就像看着橱窗里精致的糕点,却清楚地知道,那甜味不属于我。
这几年,汽车越来越像奢侈品,动辄几十万的价格,像一道鸿沟,横亘在普通人和“美好生活”之间。我们渴望拥有一辆车,遮风挡雨,接送家人,可面对高昂的价格,只能望而却步。难道,代步工具也成了身份的象征?
谍照里,Z7的隐私玻璃格外醒目。这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铁屋子”,人们躲在里面,寻求所谓的安全感,却也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玻璃,究竟是保护隐私,还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我们需要的,真的是这种“看不见”的安全感吗?
更让我不解的是隐藏式门把手。炫酷的外表下,隐藏着高昂的维修成本。记得老家的拖拉机,门把手坏了,一根铁丝就能解决。如今,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却要付出几千块的代价。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智商税”?
汽车厂商们,是否真的了解普通人的需求?我们需要的,不是炫技,不是堆砌配置,而是一辆价格合理、安全可靠、实用耐用的车。与其追求华而不实的“面子”,不如关注一下“里子”。就像《诗经》里说的,“不素餐兮”,别光吃饭不干活,别光想着赚钱,忘了造车的初心。
我时常想起小时候,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田野里。那时的风,是自由的,那时的快乐,是简单的。而如今,汽车成了负累,成了焦虑的来源。我们被裹挟着,追逐着,却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
我希望,未来的汽车,能够回归本质,成为真正的代步工具,而不是身份的象征,焦虑的来源。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辆车,一辆承载着梦想和希望的车,一辆能够带我们去往任何地方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