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各位,今天这事儿得从一张图说起。
图上是日本皇室给未来天皇悠仁亲王准备的19岁成年礼座驾。
我跟你讲,我点开之前脑补的是一辆黑得发亮、能防弹的丰田世纪,毕竟那是天皇御用座驾。
结果呢?
是一辆金光闪闪的马车,四个轮子,两匹马,复古到让人怀疑是不是直接从凡尔赛宫拖出来的。
然后,日本的互联网就炸了。
有位老兄的评论直接戳中我的笑点,他一脸严肃地问:“这玩意儿……防弹性能堪忧啊。”
兄弟,你这思路清奇得我都想给你点个赞。
这哪是防弹的问题,我瞅着一阵大风都能给它刮跑偏了。
这一下,整个评论区彻底歪楼,成了一场关于“天皇继承人爱车”的大型吐槽现场。
这车叫“仪装马车4号”,听名字就感觉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有人说它像迪士尼乐园的花车,下一秒就能看到米老鼠从里面探出头来;有人操心乘坐体验,说自己晕车,不知道悠仁亲王顶不顶得住。
这届网友真是为皇室操碎了心。
说真的,看着那木头轮子,我仿佛已经感受到了那种能把五脏六腑都颠出来的原始震感。
这事儿好笑就好笑在,它把一个极其严肃、极其传统的东西,扔进了一个极其现代、极其解构的舆论场里。
悠仁这孩子,你们得知道,他不是一般的皇室成员。
他可是“全村的希望”。
在他出生前,日本皇室已经几十年没添男丁了,国会都快为了“女性天皇”这事儿吵翻天了。
结果2006年他横空出世,直接让主张修改《皇室典范》的那帮人闭了嘴。
他就是那个终结“继承人危机”的天选之子。
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人生就是一场被设定好的仪式。
他必须是完美的,必须是传统的,必须是符合所有人对“天皇继承人”想象的。
所以,在他19岁成年这么重要的节点上,坐上一辆代表着皇室悠久历史的马车,逻辑上是完全说得通的。
这是皇室在向国民宣告:看,我们的传统还在,我们的根基没动。
可问题是,时代变了。
现在是2025年了,年轻人看到马车的第一反应不是“哇,好有历史感”,而是“草,这玩意儿动力是啥?”
、“马儿好可怜”。
这种反应,不是不尊重,而是一种天然的、无法跨越的代沟。
当皇室还在努力扮演一个活在历史中的符号时,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经用手机和互联网把所有符号都做成了表情包。
这场吐槽大会里,我最欣赏的一条评论是:“牛车才是正统。”
这话太有水平了,简直是文化人的高级黑。
在日本古代的平安京,贵族出行坐的确实是牛车,那玩意儿慢悠悠的,才显得风雅。
这位网友一句话,就把皇室精心选择的“欧式马车”给架空了——你们玩复古,玩得还不够地道啊。
说白了,这辆马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皇室如今尴尬的处境。
他们被困在了一个“传统”的壳里,想出来,又怕摔碎;不出来,又跟外面的世界越来越脱节。
悠仁亲王,这位19岁的年轻人,就是这种矛盾最集中的体现。
他接受着现代教育,生活在现代社会,却要承担一个最古老的角色。
我甚至能想象,当他坐在那辆华丽但颠簸的马车里,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飞驰而过的汽车和闪烁的霓虹灯时,内心会是怎样一种撕裂感。
其实这种事儿也不只在日本有。
英国那帮王室不也一样吗?
每次搞个什么庆典,坐着那辆黄金马车出来游街,全世界都当热闹看。
底下民众一边挥着国旗,一边可能在算这马车一年保养要花多少纳税人的钱。
王室在现代社会,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吉祥物,一种供人观赏和讨论的文化景观。
大家对他们的私生活、他们的座驾、他们的穿着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他们政治意义的关心。
所以,当悠仁亲王的“爱车”被群嘲时,大可不必觉得这是什么冒犯。
这恰恰说明,皇室已经成功“融入”了现代生活——以一种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想到的方式。
他们成了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了网络段子的灵感来源。
从这个角度看,这辆马车跑得慢不要紧,关键是它成功地在互联网上跑出了流量。
那么,问题来了。
你觉得,坐在这么一辆“敞篷复古跑车”里参加成年礼,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
换你你晕吗?
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