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患上了华为依赖症

赛力斯这个名字有点不洋不土,但古希腊语中,赛力斯(SERES)意为丝绸之国,也就是中国。这个名字的由来,让这家重庆民营车企多了一层文化底蕴。不过,很多人对赛力斯的印象还停留在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品牌上,却鲜少关注这家从弹簧厂起步、用二十年时间完成逆袭的企业。

赛力斯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患上了华为依赖症-有驾

赛力斯的前身是1986年张兴海在重庆巴县创办的凤凰电器弹簧厂,最初为长安微车生产座椅弹簧。2003年,张兴海抓住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机遇,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小康,专注微型车市场,成为中国微车三巨头之一。2016年,赛力斯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于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AITO问界品牌,开启了高速增长之路。

2024年,赛力斯营收突破1400亿元,同比增长305%,盈利59.46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问界M9上市13个月累计交付18万台,站稳50万+豪华市场;问界M8上市13天即大定6万台,延续爆款势头。从生产拉货小面包车到高端豪华车,赛力斯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从下沉市场到C位的逆袭。

赛力斯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患上了华为依赖症-有驾

赛力斯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问界系列搭载华为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技术,迅速成为市场爆款。但这种合作也带来了华为依赖症的质疑。2024年,赛力斯斥资25亿元收购问界品牌,又以115亿元入股华为子公司引望,试图通过股权绑定深化合作。

然而,华为与奇瑞、北汽等车企合作推出智界、享界等品牌,分散了资源。赛力斯在招股书中仅10次提到华为,且不涉及业务,显示出其摆脱代工标签的决心。此外,赛力斯推出自主高端品牌蓝电,定位10万级市场,搭载华为Hicar智能座舱,试图在下沉市场复制问界的成功。

赛力斯的创始人张兴海是个低调的隐形富豪。他鲜少公开露面,唯一被广泛关注的两次发声是2022年建议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和2024年调侃自己第一次参加高级会议。张兴海喜欢登山探险,曾带领团队多次进入西藏进行高原测试,这种冒险精神也体现在他的商业决策中。

赛力斯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张兴海的儿子张正萍任董事长,兄弟张兴礼、张兴明持股,侄子张正源任董事。尽管央企东风持有21.68%的股权,但家族仍掌握实际控制权。这种结构在快速决策和资源整合上有优势,但也可能限制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赛力斯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患上了华为依赖症-有驾

2025年4月,赛力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资70%用于研发,20%于海外市场拓展和充电网络建设。香港上市将帮助赛力斯提升国际知名度,加速欧洲、东南亚市场的布局。目前,赛力斯整车已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55万辆,欧洲市场单价超4万美元。

理想、长安深蓝等竞品不断推出高性价比车型,华为合作的分散也可能削弱问界的竞争力。此外,赛力斯需在保持与华为合作的同时,强化自主研发能力,避免过度依赖。蓝电品牌能否在下沉市场打开局面,将是其销量增长的关键。

重庆向来不声不响地孕育行业巨头,如地产界的龙湖。赛力斯也继承了这种低调务实的基因。依托重庆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和政策支持,赛力斯在智能化和高端化上迅速崛起。问界M9的成功,不仅打破了BBA对豪华市场的垄断,也为中国车企出海提供了范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