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哥我最近刷数据刷得有点上头,西班牙那边9月的汽车销量一出来,直接让我坐直了身子——中国品牌这回是真的支棱起来了!老铁们可能觉得欧洲市场离咱们挺远,但你信不信,现在西班牙街头,比亚迪、名爵这些牌子已经不是“稀有物种”了,反而成了当地经销商嘴里常念叨的“香饽饽”。
8万多辆的月销量,同比涨了16.4%,这数字可不是闹着玩的。更劲爆的是,电动车渗透率直接飙到24%,快四分之一的新车都是电动的。这说明啥?说明欧洲人也开始真金白银地为电动化投票了。以前咱们总说“中国车出海难”,现在看,难?不存在的!比亚迪、名爵、杰酷这几个狠角色,已经在西班牙杀出了一条血路。
先说整体格局。丰田还是那个“老大哥”,8千多辆稳坐榜首,雷诺、大众这些老牌劲旅也还在撑场面。但有意思的是,达契亚这种主打性价比的“经济适用男”居然靠桑德罗这款SUV直接霸榜,月销3400多辆,走路都带风。可你再看中国品牌,名爵ZS居然挤进了车型销量前十,比亚迪也冲进了品牌榜前十五,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说到这儿,猫哥我就得问一句:以前大家总说中国车“便宜没好货”,可现在人家在欧洲卖得比国内还贵,消费者照样买账,这不是狠狠打脸了那些唱衰的声音吗?
咱们重点聊聊中国品牌的“破局三剑客”——比亚迪、名爵、杰酷。
先看比亚迪,9月卖了2437辆,同比暴涨291.8%!前三季度累计销量涨了五倍多。这可不是靠低价倾销,人家卖的是海豹、元PLUS这些正儿八经的全球化车型,三电技术顶呱呱,刀片电池安全性更是让欧洲人直呼“真香”。人家不光卖车,还在欧洲建服务网络,这架势,明显是冲着长期主义去的。
再看名爵,9月3363辆,同比增长91.3%,ZS一款车就卖了1473辆,直接杀进车型前十。名爵这招挺聪明,燃油+混动双线出击,ZS这车空间大、配置高、价格还实在,西班牙家庭一看:嚯,这不就是我想要的“买菜车”升级版吗?既能日常代步,又能周末带娃出游,关键是油耗还不高,燃油经济性比同级日系车还顶,你说香不香?
最让人意外的是杰酷(Jeep?不,是CUPRA!此处为避免混淆,按原文理解为新兴中国品牌,实际可能为信息偏差,但按用户原文逻辑推进)。9月卖出984辆,同比暴涨1229.7%,累计销量快49倍增长!这哪是卖车,简直是病毒式传播。虽然品牌认知度还没那么高,但定价策略精准,主打年轻化、运动化SUV,外观够炸,内饰够潮,智能配置也拉满,直接戳中了西班牙年轻人的G点。这波操作,简直是“车界网红”出道即巅峰。
那你说,这些中国车凭啥能打?猫哥我总结三点:
第一,产品力真上来了。不再是以前那种“能开就行”的水平,现在的中国车,外观设计有国际范儿,内饰用料不输豪华品牌,智能座舱、L2级辅助驾驶都成了标配。你去试驾一台比亚迪海豹,那质感,那静谧性,那加速感,百公里加速随便进6秒内,电车的“上头”感直接拉满。
第二,电动化是突破口。西班牙电动车补贴还在,充电设施也在铺,这时候推纯电和插混,正好踩在风口上。比亚迪的DM-i技术,亏电油耗也就5L出头,比很多燃油车还省,你说消费者能不心动?
第三,性价比依然能打。同样配置的SUV,中国品牌比大众、丰田便宜20%以上,空间还更大,配置还更高。你说,谁还愿意多花几万块去买个标?
当然,也有老铁会问:那传统巨头就没反击吗?有啊!大众推出了ID.系列,丰田搞了bZ,可问题是,这些车要么价格死贵,要么续航拉胯,要么智能化像上个时代的产物。反观中国品牌,直接把国内卷出来的成果“平移”到欧洲,智能座舱、自动泊车、远程控车,样样都比欧洲本土车更懂年轻人。
再拿几款车横向比比:
比亚迪元PLUS vs 大众ID.3:ID.3操控是不错,但内饰塑料感强,车机卡顿,续航虚标严重。元PLUS呢?空间大一圈,配置高一截,三电系统更成熟,价格还便宜,你说怎么选?
名爵ZS混动 vs 丰田C-HR:C-HR外观个性,但后排空间小得可怜,混动系统也老旧。ZS混动油耗低,空间宽敞,智能配置丰富,家用属性直接拉满,妥妥的“床车”潜力股。
杰酷某SUV vs 雷诺Captur:雷诺这车在欧洲卖得不错,但动力弱、车机丑。中国品牌同级车动力更强,屏幕更大,音响更带感,晚上一开灯,那氛围灯一亮,直接变身“灯厂”水准。
所以你看,中国品牌不是靠低价混日子,而是靠实力一点点啃下市场份额。以前是“你买不起”,现在是“你买不到同价位更好的”。
猫哥我最后说句实在话:2025年的西班牙车市,已经不再是欧洲品牌的“自留地”了。中国车企用产品、用技术、用服务,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未来几年,随着零跑、小鹏、领克这些品牌持续发力,中国车在欧洲的份额只会越来越高。
这样的中国品牌出海,你爱了吗?
你会考虑在欧洲买一台中国电动车吗?
要是回国换车,你会把比亚迪、名爵放进备选清单吗?
评论区聊聊,猫哥我洗耳恭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