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长城车,贾跃亭的美国梦这次能走多远?

贴牌长城车,贾跃亭的美国梦这次能走多远?-有驾
贴牌长城车,贾跃亭的美国梦这次能走多远?-有驾
贴牌长城车,贾跃亭的美国梦这次能走多远?-有驾

一辆换标长城车,一万张美国订单,贾跃亭的造车故事换了剧本仍在继续。

加州阳光照耀着崭新的FX Super One,流线型车身闪烁着金属光泽,科技感十足的屏幕阵列引人驻足。而在这辆“美国制造”的智能车内部,熟悉中国汽车的人会惊讶地发现:这分明是长城魏牌高山9的翻版。

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站在舞台中央,向世界宣布FF第二品牌的首款车型横空出世。现场掌声雷动,在线预订量瞬间突破一万辆。

01 翻牌游戏:贾跃亭的造车“新”策略

FX Super One并非FF自主研发的产物,而是直接采购长城魏牌高山的车身,在美国Hanford工厂进行组装贴牌。这场被业内人士称为 “OEM翻牌”的操作,是贾跃亭在造车路上的一次现实转向。

由于FF自身已不具备完整造车能力,**贾跃亭选择了一条捷径**:利用中国成熟的MPV平台,嫁接FF自家的AI系统与炫目的外部屏幕,包装成面向美国市场的“智能出行终端”。

在发布会现场,细心者发现FF官网一度出现“高山9全系标配智能电四驱系统”的文案。这看似失误的细节,却意外揭示了FX Super One的出身之谜——它本质上是一款贴着FF商标的长城汽车。

这场合作被包装为 “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的首次落地。贾跃亭的设想中,FF将成为中国车企进军美国的跳板,而长城汽车则成为这一战略的首位合作伙伴。

02 暗渡陈仓:长城汽车的美国突围术

当魏建军决定与贾跃亭联手,汽车界一片哗然。这位以稳健著称的“保定车王”,为何选择与背负“老赖”名声的贾跃亭合作?答案藏在**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紧闭的大门后**。

2025年初,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ICTS法规,基本堵死了中国智能新能源整车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叠加累计147.5%的关税壁垒,中国车企正面强攻美国市场已无可能。

“借船出海”成为长城的破局之道。今年5月,魏建军向巴西总统卢拉介绍魏牌高山时就明确表示:“全新高山是一款全球车型,今年下半年会走向全球市场。” FX Super One正是这一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

通过FF的“美国身份”,长城成功绕过贸易壁垒。在零部件关税方面,美国本轮调整使FF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的关税从最高172.5%降至57.5%,降幅高达115%。这种曲线策略,让中国制造的汽车披上“美国绿卡”的外衣。

03 生死时速:FX面临的现实挑战

尽管发布会风光无限,FX Super One的前路布满荆棘。首当其冲的是认证与量产困境。目前该车型尚未通过美国相关认证,无法合法销售。即便展示车光鲜亮丽,规模化量产仍是巨大挑战。

售后体系更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FF缺乏完善的售后网络,一旦车辆交付,用户将面临维修保养无门的窘境。汽车不是一次性买卖,全生命周期服务才是考验车企的关键。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供应链的脆弱性。FF没有自己的造车平台,所有车辆依赖外部采购。这种模式如同沙上筑塔,一旦中国供应链波动或法规收紧,整个体系可能瞬间崩塌。

资本市场的耐心也在接受考验。虽然FF近期获得了1.05亿美元融资,但这点资金对于汽车制造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贾跃亭能否持续输血,决定着这个换牌游戏的存续时间。

04 “下周”魔咒:贾跃亭的跳票史

FX Super One的发布会引发一个灵魂拷问:这次会不一样吗? 回溯贾跃亭的造车历程,“下周交付”已成为业界苦涩的笑话。

2017年拉斯维加斯CES展上,贾跃亭自信宣布FF91将在2018年交付。八年过去了,这款旗舰车型仍在“量产冲刺阶段”徘徊。2023年初,FF宣称FF91 Futurist测试车抵达上海,承诺4月底前交付,结果再次落空。

“贾跃亭的车,为何总在‘下周’?”成为业界著名谜题。FF91至少经历了四次重大跳票,每次都有看似合理的理由:资金短缺、供应商问题、工厂产能不足...但结果始终一致:车未量产。

这种屡次失信让美国消费者对FF品牌产生深度质疑。FX Super One高达8万美元(约58万元人民币)的北美预售价,远超国内高山定价,消费者真会为“贾跃亭”这个名字支付溢价吗?

05 翻身可能:机会与风险的博弈天平

在残酷的资本游戏中,贾跃亭似乎暂时赢得了喘息空间。FX Super One发布会后一小时预订破万的数据,展示出市场对差异化产品的渴望。这种热度能否转化为真实交付,成为翻身的关键指标。

从战略层面看,“中美汽车产业桥梁”的定位具有商业想象力。FF宣称已与四家中国主机厂建立合作,长城只是首张打出的牌。这种轻资产模式若能跑通,可能开辟中国车企出海新路径。

但工程师的质疑声刺耳:“核心三电、智驾方案还是长城的底子,FF得AI锦上添花,值不值20万差价?” 当技术光环褪去,消费者终将审视产品的真实价值。

对魏建军而言,这是一场高风险赌局。长城借FF现成的北美渠道省去了“十年签证费”,但品牌声誉已与贾跃亭深度绑定。一旦FF在北美市场再遇交付危机,长城的高端化战略可能遭遇反噬。

美国加州Hanford工厂内,工人正在组装贴着FF标志的FX Super One。流水线上,中国制造的车身与美国加装的屏幕模块相遇,组合成贾跃亭口中的“颠覆性产品”。

而在太平洋彼岸,长城汽车的生产车间里,同样的车身正被打上魏牌标志,准备发往中国市场,价格却比美国版本低了近半。

贾跃亭的造车梦从自建工厂转向贴牌生产,不变的是资本的豪赌与消费者的期待。当第一批FX Super One真正驶入美国家庭的车库,这场翻身仗才算真正打响——毕竟在汽车行业,交付才是终极语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