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信二手车以“中国二手车电商赴美上市第1股”等身份示人,并承诺315项专业质检和30天包退。这些诱人的标签在优信二手车APP上的显眼位置似乎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心的选择。然而,近日多位市民向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他们在优信二手车平台购买的所谓“金牌认证车”竟存在严重问题。
▍ 平台宣传与承诺
优信官网明确指出,“优信认证”是其推出的购车服务,涵盖金牌和银牌两个认证等级。这些车辆都需经过315项深度检测,确保无重大事故、水泡或火烧,并享受“30天包退”服务。
▍ 消费者的困境
然而,这些所谓的专业质检并未带来安心。吴女士和陈先生的经历揭示了平台存在严重问题,尽管经过专业检测,消费者依然频频遭遇事故车和质量问题,售后也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
▍ 吴女士的购车经历
吴女士在选购“优信金牌认证”车辆时忽视了事故记录,事后发现车曾发生追尾。今年10月,吴女士计划选购一辆二手“领克01”。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她选择了优信二手车平台,并特意挑选了“优信金牌认证”车辆。在购车界面上,她所看中的车辆显示已通过315项深度检测,且报告明确指出无重大事故、水泡或火烧记录。
然而,提车后不久吴女士就遭遇了高速追尾事故,原来这辆所谓的“金牌认证车”竟是一辆事故车。经过检测,该车在2018年曾遭受过严重事故,维修项目多达91项,花费高达4万多元。吴女士愤怒地向销售人员提出退车要求,但售后以缺乏实车证据为由拒退车,她对未来沟通的不畅表示失望。
▍ 陈先生的问题
陈先生购得车辆后不久变速箱出现问题,尽管在保修期内,售后仅同意维修而非更换,之后发动机又现隐患。他购得车辆后不久就发现变速箱存在问题,在尝试与售后沟通后,仅得到了维修方案,但在修复过程中发动机又出现了新的隐患。
优信强调依据合同处理问题,但消费者希望有第三方提供独立检测,以此增加车况透明度,并对平台的售后响应速度表示不满。优信对此回应称,每辆车的情况都各不相同,他们将根据合同和优信认证协议,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售后保障服务。
消费者期待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质检服务,以增加车况信息的透明度。然而,事故车等问题的出现,确实让人对所谓的315项专业质检的可靠性产生质疑。优信再次强调,二手车作为非标产品,其状况因车而异。同时,他们也强调,购车时双方已充分知情并认可合同内容,具有完整的法律效力。
“我无法确定销售人员是否熟悉业务或是否故意隐瞒信息。但不论原因如何,他们所提供的资料以及优信的专业检测结果确实对我的购车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吴女士表示,事故车的经历让她对优信失去了信任,并希望尽快完成退款流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