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企砸21亿搞环保,浪子回头?背后各打算盘

商用车企,惯常是灰头土脸的硬汉做派,跟“生态友好”、“永续发展”这些词儿,八竿子打不着。可最近,福田汽车忽然摇身一变,又是出报告,又是立flag,誓要来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唱的是哪一出?

瞅着刚出炉的2024年Q1财报,福田的账面数字确实好看,营收、利润蹭蹭往上冒,特别是那新能源车的销量,简直是窜天猴。与此同时,他们还像模像样地祭出了首份《永续发展报告》,细数自己在环境、社会责任这档子事上的种种作为和成绩。

商用车企砸21亿搞环保,浪子回头?背后各打算盘-有驾

这事儿初看,颇有点“钢铁直男”突然涂脂抹粉的既视感,让人直呼看不懂。毕竟,长久以来,商用车这行,信奉的是“多拉快跑”,效益挂帅,至于环保,那是能靠边站就靠边站。如今冷不丁地开始鼓吹ESG,难免让人觉得有“镀金”的嫌疑。

但转念一想,这可能真不是玩虚的。要知道,现在“双碳”目标是铁命令,新能源转型是时代洪流。你不积极靠拢,市场分分钟把你掀翻。

商用车企砸21亿搞环保,浪子回头?背后各打算盘-有驾

福田汽车这回的新能源攻势,也绝非一时兴起。他们划了个“三步走”的蓝图:先攀上碳达峰,再让核心工厂达成碳中和,最终达成全价值链的碳中和。这目标定的,步子迈得挺瓷实,至于能不能成,咱先骑驴看唱本,但至少姿态是摆足了。

为了撑起这宏图伟业,福田也的确在技术研发上砸了不少银子。又是攒混动平台,又是捣鼓氢燃料引擎,还搭了光伏电站。单单2024年,研发经费就挥霍了21.2个亿。要知道,这可不是毛毛雨,要是打了水漂,那可就血本无归了。

商用车企砸21亿搞环保,浪子回头?背后各打算盘-有驾

不过,难题也接踵而来。技术研发固然要紧,但新能源商用车的普及,可不是单靠技术就能一劳永逸的。充电桩够用吗?氢能加注站普及吗?这些基建,可不是哪家企业能单枪匹马搞定的。

再者,商用车的使用场景决定了,用户对价码那是锱铢必较。新能源车型进价普遍水涨船高,若是在后续使用中无法换来肉眼可见的经济甜头,用户很难慷慨解囊。补贴政策退场后,这问题会愈发扎眼。

商用车企砸21亿搞环保,浪子回头?背后各打算盘-有驾

除去货品本身,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蝶变也是道坎儿。钢材、轮胎、零部件,这些供货商的生产工序是否环保?运输环节是否节能?这些都会波及到最终的碳排量。福田汽车想要达成全价值链的碳中和,就务必得拉着整个产业链一道“染绿”,这挑战着实不小。

更有趣的是,福田汽车的海外版图也成了新的增长点。他们不光是出口整车,还在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搞本土化生产。这不仅能压低成本,还能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输出。但新的羁绊也随之而来,各国的环保条规、政策法规五花八门,福田汽车要如何适应这些差异,也是场大考。

商用车企砸21亿搞环保,浪子回头?背后各打算盘-有驾

拉高视线来看,福田汽车的转型,也是整个中华商用车行当变革的一个缩影。在“双碳”号召下,企业不仅要比拼技术力,还要比拼生态圈,比拼全球化手腕。这已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链同舟共济。

单从财报数据来说,福田的新能源进击看似小有斩获,但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实打实的行动和长久的投入。期盼他们能真正做到,而不是一阵风过无痕。毕竟,消费者也不是待宰的羔羊,谁是真环保,谁是假把式,时间自会给出公允的评判。当我们惯性地把商用车企视作高污染源时,或许忽略了他们也在秣马厉兵,试图在环保激流中另辟蹊径。这或许才是我们应该聚焦的,不只是表面的幡然醒悟,更是背后的转型决心与扎实举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