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刚落,售楼处灯火依旧,玻璃幕墙映着门前一排B级SUV的轮廓。头一辆黑色EZ-60停得很整齐,路灯下连水珠都被打磨得锃亮。销售员在门口递烟,顺手一拍车顶,空气里多了点猎物与猎手的味道。“11.99万起,空间和配置直接掀桌了,合资要不要这么卷?”他咧着嘴问,这问题回荡解锁了本土车市新一轮的猫鼠游戏。
今天的主角,不是曾经那种“合资一出,国产必让三分”的旧剧本。长安马自达EZ-60,定位B级SUV,增程和纯电的能源路线,指导价直接砸到11.99万。看到这个数字,你还会愣一下,毕竟,这些年自主品牌一个个都把价码压到泥里,合资品牌吗?对不起,还大多活在“你有我未必给”的高傲圈层。可11.99万+拉满配置,这味道可就有点意思了——到底是补课,还是另有打算?
细品配置,实在有点“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意思。全系2+3五座,标配前排电动调节,档次高点还给零重力座椅,顶配副驾驶按摩加热通风,那规格把“女王座椅”做成标配,算是对国人偏好下了血本研究。空间没拉胯,4850/1935/1620尺寸和2902轴距,一句话:不挤。后排人高马大也不怕,549L行李厢撑到2036L,“移动大床房”把野营和搬家都一并涵盖。谁又能想到,合资品牌会把配置和空间卷到这种地步?以前合资车讲究“优雅留白”,现在都快讲究“卷中卷”了。
再看驾驶辅助功能,入门车标配前后雷达、360度影像、盲区监控、定速巡航,13.49万一跳就多了高速导航辅助、智能泊车、循迹倒车——以前这些是卖天价的选配,现在顺手一加就是“全家桶”。本地化的需求调研做得足,这从“窄路辅助”、“前车驶离提醒”这些功能能看出来,毕竟你让欧洲司机在二环BRT车道摸索一下就该知道什么鬼叫“国标AI”。
动力部分,也不藏着掖着。全系后驱,电动258Ps,单速变速箱,同级里是少见的“大力王”,顶着两吨多身板还能185km/h奔着跑。纯电逻辑清楚,增程版只拿一台98Ps四缸机发电,不直接驱动——如果你还在担心增程式是“油耗二次污染”,这正好用来安慰下你的燃油恐惧症。但说到底,是“电优先、油辅助”,开起来平顺,故障率比柴汽机都低,保养也没那么花心思。
外观上没耍花活,格栅边框削弱了点,马自达logo还在,前脸厚实但多了点宽大的安全感,家用气质拉满。内饰反而是全局突破——方向盘电子怀挡配大皮料,仪表屏干脆全砍,换成26.45英寸一体中控,主驾50英寸抬显起步,顶配搞到100英寸,科技雷达全开,做得跟电竞椅一样“满配”。
看完这些,冷静点琢磨——合资,就是那个曾经把“品牌溢价”写进发票的团队,怎么突然搅进了自主阵地,还干成了“我不比你贵,还拿出老底比你卷”的模样?这一轮,其实不是只有马自达在转型,是合资格局被新能源和本土巨兽带着拉下水。以前合资说:“你只配用我残血版科技。”现在市场不买账,局面反过来了,国产品牌成了领头羊,合资开始补课,甚至把马自达这个骨子里倔强的品牌拖进来,一起卷一起拼。
职场黑色幽默来一把,如果非说工作感受,那就是“以前是外国老板坐办公室,国产员工端茶倒水;现在国产老板把外企请来做BP,主次转变,大家一起干卷饼。”让长安马自达这老资格角色一把掀了桌子,相当于让保守的卫道士穿上了国产潮牌,上街蹦迪。
但别着急下定论。冷静看,这种设计、技术、配置层面的突破,背后是市场对新能源和本土化的巨大压力,没那么多浪漫。厂家做选择,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它“懂你”,而是因为此前被自主品牌打得太疼。自主的新能源卡位,逼得合资不得不变,产品、价格、功能,全都重新归零再计分,不卷不行。
同样,也别觉得这就是合资向国产彻底投降。“主次逆转”,只是沉浮阶段的现象,未来还要继续寻求技术壁垒、品牌认同感——EZ-60可以是一次妥协,也可能是下一轮逆袭的筹码。市场不会一直留给你机会,价格卷到头,技术、品控、服务等下一步才是分水岭。你给了消费者“全家桶豪华”,但长远来看,品牌韧性、产品力升级才是硬通货。
所以,这一轮合资的新卷,更多是对市场生态和用户偏好深度应变。国产品牌逼着老外做最好,老外也在学习怎样当“国产合格工厂”。这过程中谁能抓住机会,谁就有资格把棋下到底。关键问题就摆在这:未来你选车,是看配置、空间、价格,还是继续在品牌价值和技术积淀里纠结?合资车将会变成“我懂你但你未必只选我”还是能打出自己的新身份?
掀桌局刚刚开始,谁是下一个被卷进来的玩家,谁能定义新的合资标准?11.99万的豪配B级SUV,也许只是一个临时答案。你心里那个“合资真香”的结论,会不会再变一次?或者,你觉得,这样的车,是市场进步,还是一次无奈的技术妥协?毕竟,卷到最后,是用户赢,还是品牌赢?
你会买单,还是等下一个厂家再卷一轮?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