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

2009年的李书福站在北欧的雪地里,脸上写满了倔强。背后是120个亿的债务,买下的不是别的,正是那时业绩下滑、市值大跌、让福特都头疼的沃尔沃。很多人以为,这个来自浙江农村的商人这是在作死,蛇吞象总归会噎死自己。

但15年后,事实狠狠甩了所有唱衰者一个耳光。吉利凭借这场被称为豪赌的收购,不但没有倒下,反而坐上了全球汽车行业的新玩家席位。一个“瘦死骆驼”的沃尔沃,最后竟成了吉利腾飞的金蛋。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李书福的底气,得追溯到1963年。农村、贫困、放牛,这些中国大多数底层家庭的标签,他一样不少。生活硬是把他的骨头磨得极硬。早早辍学,靠打工养家糊口,后来开照相馆、收废品、再做金属回收,每一步都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目的,李书福从小眼里就有光,他想要翻身。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金属回收的“钱景”很美,但几年后行业竞争激烈,利润被慢慢挤干。别人止步,李书福已经盯上了更大的风口。他硬是咬咬牙,从没接触过造车,愣是自学起摩托车和汽车。到1995年,吉利汽车成立。开局就是一场苦仗,钱不够,技术薄,市场各路豪强环伺。但他还是撑活下来,年销量很快摸到了4.78万辆。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就在大多数人还在为现实打算盘时,李书福的一个新念头冒出来。中国市场固然庞大,可如果仅守一隅,终究难成大器。要和国际巨头掰手腕,必须有一块世界级的招牌。他盯上了沃尔沃。

彼时,沃尔沃在福特怀里过得也不好。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全球需求暴跌,美欧车企普遍亏损。福特买沃尔沃时花了64.5亿美元,几年后却被现金流逼得想甩包袱。沃尔沃的账本堪比灾后废墟,年销售额还不如吉利的五分之一。不少外媒直接开嘲,称它“就是一只快要倒下的老骆驼”。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李书福却觉得,这里面藏着宝藏。技术、专利、成熟的全球销售网络、品牌号召力,沃尔沃都有。而这些,正是吉利做大做强所缺的“金钥匙”。问题是,吉利净利润才11.8亿,这收购要花120亿,市值还不够个零头。这简直就是把公司未来扔进了火中烤。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但李书福不仅想,还动了真格。银行贷款,地方政府背书支持,大庆国资委、上海嘉定的融资和土地抵押,鸡犬升天一般搞钱。终于,120亿元新账上桌。所有人都说这是疯子行径,但李书福摆明了态度。他反复强调,沃尔沃的安全技术、研发体系叠加中国市场,新沃尔沃就是下一个奇迹。风险固然有,但他愿豁出去。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很多人以为,跨国并购讲究“以我为主”,必须第一时间实现铁腕整合。李书福要的是沃尔沃团队的认同,不搬总部、不动研发、不强行植入吉利管理。看似“没收获”,实际却巧妙避免了文化冲突和技术流失。

收购后,吉利没有急功近利地要求财务回报,而是重资产地投入共享研发平台。CMA架构、副本技术、Drive-E发动机、安全系统,这些高级货真金白银般流进了吉利体系。据统计,CMA平台让吉利和沃尔沃的零部件通用率高达78%,生产效率直接提升30%。领克01、星越L等新车一炮而红,关键技术全靠“北欧底子”。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有人讽刺李书福“技术抽血”,但其实这才是国际并购的深层逻辑。吉利没有搞山寨,而是通过深层合作,把产业升级的密码“偷师”到手。中国造车终于摆脱低端标签,国际形象和利润一同水涨船高。这就是别人只会说“不可能”,李书福能做到的原因。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这样打法的结果用数字说话,最有说服力。2010年吉利收沃尔沃时,这只“骆驼”只值18亿美元。15年过去,沃尔沃的市值被吉利拉高到了180亿美元,吉利持有的股权身价涨了整整9倍。吉利全球市占率大幅攀升,领克、极氪、沃尔沃齐头并进,年销量合计接近70万台。领克品牌更是以“北欧黑科技”+“中国效率”在海外杀出重围。2024年,领克销量突破20万辆,而极氪也乘着新能源的风,牢牢站稳了脚跟。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沃尔沃强大的销售网络成了吉利登陆欧美市场的敲门砖。欧美消费者本就对沃尔沃安全技术有信仰,如今再加上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销量自然节节高升。在中国市场,沃尔沃近两年年销超15万辆,为吉利贡献巨大。更重要的是,吉利利用技术整合降低了自主研发成本,把积蓄下来的现金继续投入下一轮技术升级和国际扩张。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放在15年前,很难想象中国车企能在全球市场只做追随者。吉利这波收购,不仅救活了沃尔沃,更把自己送进了世界车企第一梯队。今天的吉利,是全球不可忽视的汽车玩家,“低端车”已经彻底变为“全球汽车强者”。

中国车企的全球话语权,就这样一点点争回来。沃尔沃手里的那把钥匙,在李书福手中,终于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当初所有的质疑,变成了今天行业里羡慕的目光。这一场被说成“蛇吞象”的收购,最后让所有唱衰者哑口无言。

15年前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吉利赚还是亏?-有驾

未来,全球车市风云变幻,新技术、新能源、新玩家轮番登场。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吉利用15年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敢想敢干,时代从不亏待有准备的人。放牛娃李书福的豪赌,成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活教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