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聊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本田摩托车上那台家喻户晓的190发动机。
现在都2025年了,手机电脑更新换代快得跟翻书一样,可这台技术上听起来有点“老掉牙”的发动机,不仅没退休,反而还在新推出的190TR这类车型上继续发光发热,买的人还真不少。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在一个讲究技术、讲究性能的时代,这台发动机到底有什么魔力,还能在市场上站得这么稳?
是本田的牌子太硬,还是这里面有咱们普通消费者没看透的门道?
首先,咱们得实事求是地看看这台发动机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它的准确排量是184cc,结构非常简单,就是风冷发动机加上两个气门。
这是什么概念呢?
风冷,就跟咱们夏天用的老式电风扇一样,靠吹风来降温,简单可靠,但效果有限,尤其是在堵车的城市里,热量散不出去,发动机会很难受。
两个气门,就好比一个人只有两个鼻孔呼吸,日常走走路没问题,但要让他百米冲刺,就会觉得气不够用。
反映到数据上,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是12.3千瓦,最大扭矩是16.2牛·米。
这个数据放在今天,说实话,真的不算亮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咱们就拿本田自家的另一款新产品,新本NS150GX上那台150cc发动机来比一下。
人家排量虽然小,但技术新啊,用的是水冷四气门。
水冷,就相当于给发动机装上了空调,能让它时刻保持在最舒服的工作温度,性能更稳定。
四气门,等于多了两个鼻孔,高速度下“呼吸”更顺畅,动力输出也更给力。
一看数据,这台150cc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有11.4千瓦,最大扭矩14.4牛·米。
这么一比问题就来了,一个190排量的“老大哥”,在动力上居然没比150排量的“小老弟”强多少,技术上还落后了一代,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车是用来骑的,不能光看纸面上的东西。
骑起来的感觉怎么样呢?
这台190发动机确实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省油。
靠着本田成熟的电喷技术,它的油耗控制得特别好,很多车主日常骑行,百公里油耗都能轻松控制在2升以下。
现在油价这么贵,对于每天通勤代步的人来说,能省油就是省钱,这一点非常有吸引力。
但是,优点说完了,缺点也同样明显。
很多骑过这台车的用户都反映,它的运转品质算不上高级。
它配的是一个5挡变速箱,在低速行驶的时候,比如在市区里走走停停,顿挫感会比较强,新手一不留神就容易熄火,感觉车子一冲一冲的,不太好控制。
等速度提上来了,发动机转速高了,那个声音听起来也比较松散,不清脆,有点嘈杂,缺少那种机器运转的精密感。
而且,随着骑行里程的增加,一些小毛病也可能会出现,比如气门或者链条传来异响。
更让一些车主头疼的,是这台发动机有一定概率会出现烧机油或者渗油的情况,虽然不是每台车都会有,但确实需要拼一点运气,大家把它戏称为“抽奖”,这也成了这台发动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更奇怪了。
技术落后,骑行体验也算不上一流,还有些小毛病的风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掏钱买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关键因素:品牌和价格。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本田”这两个字就代表着可靠、耐用。
这种品牌光环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对于那些刚接触摩托车,或者对机械不太懂的入门用户来说,买个大品牌心里踏实。
在他们眼里,一台本田190,可能比很多参数更好看的国产250cc摩托车还要“香”,因为他们相信本田的品控和长久以来积累的口碑。
而更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一招,就是本田现在的定价策略。
本田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这台190发动机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优势了。
如果还像前几年那样,一台190的车卖到一万七八,落地快两万,那肯定会被人骂惨。
因为在那个价位,市场上有太多更好的选择了。
你看看现在的国产摩托车,发展得多快。
同样花一万五左右,你可以买到春风、钱江、无极这些品牌的250cc车型,它们普遍都是水冷四气门发动机,动力比本田190强一大截,配置也高得多,什么滑动离合、全彩液晶仪表盘,能给的都给你了。
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本田打出了一张王牌——降价。
现在的190TR,新车价格直接降到了12980元,其他190系列的车型优惠下来,落地价也基本都在一万五以内。
这个价格一出来,整个评价体系就变了。
之前说的那些缺点,在“一万出头就能买一台本田”这个事实面前,似乎都变得可以接受了。
本田的这步棋,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它等于是在告诉大家:我知道我的产品技术不是最新的,但我的价格足够有诚意,我用一个非常亲民的价格,给你一个世界级大品牌的入门券,还附赠了超低的油耗。
对于那些不追求极致性能,只想要一台省心省油、皮实耐用的代步工具的消费者来说,这笔账算下来,确实很划算。
所以说,这台“老掉牙”的本田190发动机之所以还能继续在市场上活跃,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么优秀,而是本田运用了一套非常成功的市场策略。
它放弃了在技术上和国产新锐车型硬碰硬,而是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通过降价来开辟一个新的“价值区间”。
它把这台发动机的市场价值压榨到了极致,让它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
不过,从长远来看,这终究是一种消耗品牌信誉和技术积累的办法。
市场在进步,消费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光靠降价和吃老本,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什么时候本田能拿出一台技术同样领先、价格又有竞争力的全新中小排量发动机来替代它,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期待的。
全部评论 (0)